恋上一座城 香港的六个符号
如果可以生活在香港,最期待住在中环山的山顶,在夜里俯瞰整个城市。在早晨散步到弥敦道,找家茶餐厅吃一份早餐。在熟识的二楼书屋,淘上半天。下午,如果独自一人就去看一场电影,感受电影里旧香港情怀以及香港小市民那种的阴郁又开朗的一面,在人潮中穿梭,老街小巷的逼仄,街市里的吵闹,楼上店铺闪烁的灯光。
香港,年华老去,岁月如昔……
茶餐厅:抹不去的香港味道
大多数香港的茶餐厅地方都非常逼仄,火车卡座靠墙摆设,位置刚好可以坐下一个人,再无伸直双腿活动的空间。墙上贴着各种告示和菜名,菜单大同小异,几乎不用去网上找太多的攻略,因为香港任何一间茶餐厅都可以满足你对香港美食的期待。
大多数在茶餐厅工作的伙计,都是阿叔阿婶的年纪,似乎这样的年纪更能代表香港带来的怀旧感觉,确实这个年纪胜在够亲切,一句问候就如自己的长辈一样。
茶餐厅
丝袜奶茶实属香港人的伟大发明,饮下午茶的习惯起源于英国,而大排档的又给奶茶带来浓浓的中国市井情怀。一杯奶茶绝对不是用红茶勾兑牛奶那么简单,首先要保证茶叶的搭配比例,不能只用单一的红茶,还需要用特制的茶壶来焗。有人以为丝袜奶茶真的是用女人穿的丝袜来过滤茶叶,其实只是茶袋的质地有点象丝袜的质地而得名。
现在很多茶餐厅越来越注重健康,于是便有“茶走”、“啡走”的讲法,意思就是在奶茶和咖啡里不要加糖,而用炼奶代替,这种慢慢积累起来的饮食暗号,已经成为香港的一大特色。
制作丝袜奶茶
丝袜奶茶
夜中环:就这样坐到天亮
在中环山顶的酒店比较偏僻难找,并没有直达的地铁。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山顶俯瞰整个中环。站在酒店的窗边吹着夏夜的风,看着迷离的中环夜景,感觉一点不亚于纽约曼哈顿。
在热闹的兰桂坊酒吧里,一堆堆围坐着说着放肆的笑话的西方人,也有孤独自饮完全不理会他人的男人和女人,偶尔几个从内地前来的孩子呼朋引伴得招摇走过。走到轩尼诗道,偶尔会看到沿路走来落寞的旅人,有靠在路灯下发信息的尚未归家的人,也有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坐在已经打烊的商店门口,等待天亮。
兰桂坊
轮渡:记载一段岁月
香港对于大多数人说,是一个适合怀旧的城市,我们总是企图在它身上找到过去的影子和时代的痕迹。香港的有趣在于她是多元的,有高楼大厦霓虹灯影,但也有50年代的唐楼警署,历史鲜活地存在于各个空间。而渡轮是香港最有趣也是最便宜的一种交通工具,它让香港的怀旧色彩立即立体起来。
在尖沙咀,等候轮船到来的客人静静地在码头边上。轮船靠近岸边,大闸开放,游客走向轮渡。习惯了这种轮渡生活的人觉得这不过是日常的一幕,但对于旅人来说这一切都仿佛进入了一场电影当中。到达岸边,船长便轻巧得把缆绳打结,绳子缠住了铜柱,轮渡楼上的游客纷纷走下来,仿佛完成了一段漫长的旅途。
轮渡
楼上书店:看不见的城市
楼上书店,便是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如果你不抬头,你根本发现不了它的存在,而这些书店往往又以经营旧书为主,你会在里面找到五六十年代的书,对于有旧书收藏爱好的人来说是一个淘书的好去处。每一座城市,大概都有这样跟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一面,就好像一个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的明星,其实它最爱的还是路边摊一样。这些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楼上店,便形成了香港的市井文化之一。
楼上书店
在香港一定要看香港本地导演的电影,不管是许鞍华、王晶、关锦鹏,还是王家卫抑或彭浩翔。他们塑造的那种旧香港情怀以及香港小市民的阴郁又开朗的一面,会让人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刹那,仍然保持着入戏的状态。流连在香港街头,经常住在中环的酒店里眺望整座城市,这座看似繁华实则充满了生活内容的城市,它不会空虚到或者干净到只让人有购物的欲望,它有张爱玲描述的旧上海的情结,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森林里隐藏了一个蠢蠢欲动的灵魂,徜徉在港大、在上环、在浅水湾、在赤柱的街头小巷里,寻获的一种心灵的慰藉。
香港,就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香港,有时候我们觉得人生太过平淡,而电影,正好成全了这枯燥无味的人生,让人遐思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