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上的一条思想平行线

董彦良

两岸自1949年分治以来,台湾长期的「反共教育」深入民心,甚有「恐共」的心态,目前台湾民众对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崛起与对台政策的走向则多有忧心。

2011年年初《读者文摘》发表台湾学生出国留学的国家人数统计中,到中国大陆念书人数为第三,预期2012年将会超越英国,仅次于美国。台湾学生开始大举西进中国念书,在中国大陆却面临不同于留学其他国家的挑战与问题,而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国家认同」的问题。台湾民众在身分认同上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比率在下降;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率则不停升高,不停地再创历史新高。

台湾许多民众的政治认同与中国大陆渐行渐远其来有自,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多重的复杂概念,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学教育」让两岸问题上构建出一条平行线

两岸「中小学教育」的不同让两岸民众有着不同的思考模式,也让两岸人民基本上也存在几点不一致的看法:

第一,从历史视角层面来看:

中国大陆普遍认为自1895年的甲午战争以来,台湾人民受到日本国民党高压统治,台湾人民有着强烈的出头天的悲壮愿望。但随着国民党政权本土化的进展,台湾人民的历史悲情和出头天愿望有所淡化,不过一旦面临选战的关键时刻潜藏在台湾民众意识中的悲情和出头天愿望会再次发酵转为选票

但这种看法基本上已经是「过去式」了,现今的台湾人民已经走出了这种历史悲情情结,并且目前在台湾内部如果有那个党真要用这种方法来获取选票,不仅无法开拓中间选民票源,自家的票源甚至可能会「萎缩」;最重要的是这种看法反而会触怒多数的台湾人。因为多数的台湾本省人会认为是「中国大陆在1895年打败仗而随便割让台湾给日本」以及「1949年国共内战后国民党战败退至台湾导致后来国民党在台湾的各种政治特权及对台湾人的政治压迫」。而这些看法也造成中国大陆对「台独言论戒心

第二,从文化教育视角层面来看:

中国大陆自1949年以来即与台湾长期分离,不论是在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以后,甚至到现在,大约有60年是处于完全敌对的对峙,两岸的各项交流至今也仍处于一定的「隔阂」与「不信任」。两岸人民不论是中国大陆人民或台湾人民在1949年之后的「两岸分治」下,各自在其所「统治的土地上」对其所统治的人民进行的国家机器最重要的认同养成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中「政治化学习」,因「意识型态」的不同进而形成一条永远无法交集的「思想平行线」。此点这才是笔者认为是真正的「两岸关系的最大问题与障碍」。

因此,中国大陆人民对台湾的认知上几乎是停留在「1949年以前在中国大陆时期的国民党」、「中华民国已经灭亡」、「台湾有个日月潭阿里山」、「台湾曾经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深受日本人的影响并应有很多人会说日语」、「台湾是亚洲四小龙」等般的刻板印象;不然就是台商如何在大陆「包二奶」,「台湾的本省人都是台独」等的不佳看法;甚至现今中国大陆的大学本科生以上的学生还存在着把台湾看成是「国统区」的怪像,再加上长期对台湾有着「隔着台海看台湾」的距离及复杂感等各种情结并进而产生奇特的「台湾情结」。

此类看法均是长期的错误看法再加上无法长期在台湾生活居住,导致许多「没去过台湾」、「去过台湾但没有深层了解」、或「只能接触某一方面人士」的各类大陆人士,以致无法精准的判断台湾民意走向。当然,反过来说,台湾对大陆也是一样存在着「错误知觉」的看法,如果在台湾街头问问有谁知道「刘胡兰」、「董存瑞」、「八女投江」、「12月26日是毛泽东生日」等等,那大概就是到台湾旅游的大陆人了,所以这些不同只会让双方的「隔阂」与「不信任」继续存在着而难以化解。

不论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先生曾说过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还是现在国民党马英九政府有多努力的致力于两岸和平,也还是让台湾人民对其产生不信任感及对台湾的未来产生不确定感,归于本文主因就是两岸的「中小学教育」养成两岸关系上的一条思想平行线。

两岸关系上的一条思想平行线才是中国大陆真要解决台湾问题就要更关注的问题,因为真正的台湾人民的想法就在此处,否则无法确实掌握台湾人民民心那两岸关系只有裹足不前。

作者董彦良,复旦大学博士台北市教职版权为作者所有,请勿随意转载。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