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炼/两岸关系通不通 系于中共不在陈明通
▲陈明通回锅接任陆委会主委,对此台湾多位学者皆认为此乃蔡政府针对两岸关系所打出的王牌,但会不会是最后一张,就得看北京方面的回应。(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研究两岸关系和涉台的中国学者数以百千计。在大陆的,多是一言堂的风派,言论若非察观上头旨意加减乘除,就是喊杀喊打,恨不得赶快出兵台湾。既误导大陆社会走向,对两岸关系和平条件的缔造,可说建树有限。至于在国外的,具宏观视野,能公正为两岸永续和平稳定提出建言的老一辈学者,差不多皆已凋零,现今谈论两岸关系的专家,有看衰中共必将四分五裂者,也有预言台湾早晚会被蚕食鲸吞者。一般对于两岸存在哪些和平空间,以及掌握发球权的中共应如何从互惠互利方向开拓两岸历史性的「新时代」,则较乏有创意的思维。
而台湾研究两岸关系的「中国通」,也有一票人同样犯了幼稚性与两极化思维。有主张与美日加强连结,切断与中国往来者;不少则是站在中国立场发声,不时要求台湾应如何妥协让步中共,甚或向对岸献策该怎样逼迫台湾迁就,却少提出具建设性且可行之务实建言。
这次内阁改组,人事方面有政策考量、有派系兼顾,较具亮点的是陆委会主委换上陈水扁时代已出任过该职,也是蔡英文当年主掌陆委会时期的副手陈明通回锅。陈明通重掌两岸事务,台湾学者皆一致认为是蔡总统盘整大陆政策的王牌,至于打这张王牌究竟是利抑或弊,则见仁见智。客观者咸信,这意味蔡政府有意重启推动两岸对话与沟通,进一步健全两岸的互动规范,让两岸事务交流务实化、法治化;天真者的观点是打什么牌中共都不会卖帐,所以正好借机跳脱「九二共识」的纠缠及「一中」原则的桎梏,王牌的出手,象征两岸关系将退居次位;亲中学者则悲观认为陈明通再怎么「中国通」,台湾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永远不通,双方势必从冷和至冷对抗,进一步走向冷战。
至于北京当局对于学者出身之「中国通」──陈明通重掌陆委会,因尚在情搜及研判阶段,故「已读不回」。中国学者大致了无新意,同样表示除了承认「九二共识」及接受「一中」原则外,别无他途,因而多不看好陈明通的回锅,甚至也有指陈明通是隐性台独,不具任何意义。
历来最接地气,与中国涉台学者具一定交情,也说得上话的陈明通,众所皆知他曾是蔡英文的爱将,也是两岸政策的重要智囊。中共十九大结束不久,陈明通曾访问北京4天,并与涉台人士闭门会谈,3个月后即重掌陆委会,这代表他的北京之行具有相当涵义,耐人寻味。悲观来看,可能是中共当局对台政策依然是铁板一块,毫无寻求突破之意,以致蔡总统不得不把王牌亮出对应;从乐观角度而言,或许中共已感悟两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必要重新寻求「新时代」两岸关系的建立。所以陈明通将担当突破两岸关系之钥的任务,身负与对岸擘划、论述及厘清蔡英文以内政革新为重点,全力避免两岸对立的角色。
▲吴钊燮 (右一)是绿营首次执政时期的第一位民进党籍驻美代表,尔后民进党在野,他亦担任民进党的「驻美代表」,也因此对美外交事务是他所擅长的一环。(图/记者李毓康摄)
事实上现今中国内部矛盾丛生,一方面经济发展进入盘整,庞大地方债务及金融弊端丛生,社会问题亦日益恶化,加上江泽民时代的人马盘根错节,不打贪防腐也反,打贪防腐也反,危机四伏。同时,中国崛起后,对外军事扩张的亮剑已导致周边国家不安,白宫新主人川普既非如传统美国总统那般好应付,除了强力发展军事,行事风格更难以捉摸,两岸关系若继续陷入泥淖,台湾终将向美国寻求出路。尤其,「九二共识」乃系悬吊在「一中」原则之老鼠笼内的一块肉饵,若台湾真咬了下去,「中华民国」就灭亡了,而失去「中华民国」这座防火墙后,中国势必将于东海、台海及南海直接与美日碰撞,衍生的长期潜在风险难以评估,远甚于台湾独立带来的严峻挑战。也因此在内外矛盾夹击下,只要不急独,台湾问题对中共当局来说已无那么具威胁性和急迫性,但关键是:如何为「一中」僵局解套。
因此,蔡英文找来吴钊燮接掌外交部,陈明通回锅陆委会,其实是在对美及对中之三角关系中的两颗活棋。一方面期待两岸关系能在「维持现状」的原则下突破僵局,另方面则是一旦两岸关系沦为冷战局面,吴、陈即可联手稳定两岸及美台局势,进可攻,退可守。
王牌出尽有其双重意义,可以看成打完陈明通这张王牌之后,蔡英文将不会再有任何王牌可打,这意味两岸和平稳定将不再有春天,那结局就是台湾向中国卑躬屈膝,不然就是更倒向美国,甚或重新扮演美日对抗中国的第一道防线。而王牌出尽的另一个意义,则是既然这是蔡总统的王牌,那中共就应好好把握契机及善意,与这张王牌周旋,重新建立两岸的新关系。北京方面若老用「台独放大镜」检验蔡政府的两岸政策或部会首长,则永远绕不出死胡同,而习近平未来5年任内的两岸关系,亦势必将继续陷在泥淖或是一片空白!
好文推荐
林健炼/「战神」与「站神」 政坛将何去何从
●林健炼,《财讯》杂志创办总编辑、《自由时报》总编辑、副社长,台湾电视台监察人、东森电视台董事、《民众日报》发行人、东森媒体集团副秘书长、《新新闻》周刊社长兼总编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