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照护」患者病危家属吵成一团 她看尽生死转战器捐协调师

记者罗志华/采访报导

他们不时要面对病患家属的强烈情绪,还经常要协调与医院各处的不同意见,看似戏剧情节,却是「器官捐赠协调师」的真实人生。「北北」原在加护病房担任护理师,在病房时沉痛的经验,让她下定决心转换跑道,「有些病人希望临终时,能尽量减少治疗上的痛苦,家属却不愿放手,以致病患仍须接受许多痛苦的治疗,至临终时都不得安宁…」;北北转往器捐协调师后,虽因工作型态不同,让她刚开始吃足了苦头,却也因此收获满满。

▲从护理师到器捐协调师,再到成为体态管理师,北北一步步实践人生,目前在H1980营养教育中心工作。(图/记者罗志华翻摄)

小学时的经验,让她立志投入护理工作

「我从小就喜欢照顾人」,北北提到小学时某天,隔壁的女同学呕吐,一旁的她也被吐了一身,不仅同学当场傻眼,连老师也不知所措…「那时的场景让我十分震撼,面对1个这么需要帮忙的人,却没人愿意伸出援手」。北北自告奋勇带她去清洗,过程中那位同学从痛苦、无助转为感谢,启发了北北对护理的志向,但血汗的护理工作,却让她健康一度亮起红灯…。

护理师不健康成常态,直到心脏不适她才惊觉不妙

「明明自己是护理人员,却连看医生时间都没有…」,护理师工作繁忙,饮食不正常外,还不时要轮大夜班;不适应日夜颠倒的北北,身体也出了状况,「在加护病房期间,我总是发烧感冒、妇女病泌尿道感染反复…但周遭同事觉得这些小毛小病很正常,我也不以为意」。直到某次睡到一半吸不到气惊醒,且心脏也开始不舒服,她才惊觉这样不行,「那时我才25岁,再过个5年、10年,我能再当护理师多久」;北北因此开始找寻其他出路。

▲有电视台将「器捐协调师」的故事拍成戏剧,掀起一波热议,也让更多民众了解这个职业。(图/记者罗志华翻摄)

希望能照顾整个家庭,意外接触「器官捐赠协调师」

内科加护病房时,北北有感不只患者需要治疗,病患家属也很需要照顾,但现实人力却不允许她这么做…「不少久病的患者临终时,希望能减少治疗上的痛苦,却总是无法与亲人把话说开,直到危急时刻,一家人才乱成一团」。许多人不愿面对的情节,却总是在加护病房上演,北北越看越心累,下定决心转换跑道。之后偶然从学姊口中得知「器官捐赠协调师」这份工作,也开启北北职涯新页

「器捐协调师」工作状况不断,平时宣导不可少

协调师的工作分秒必争,非常需要医院各处的协助;当接到需要紧急移植的患者,协调师除了要联系各单位确认状况,还要尽快安排各种检查,帮助医生了解病患,有时情况危急,甚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可移植的器官。协调师平时会在医院向其他医护人员分享器捐观念;而器捐前置作业极为复杂,包含接触患者、了解家属想法、确认器官状况、手术安排等…关键时刻,沟通的技巧更加重要,「医院都有例行性事务,凭甚么人家要优先处理你的案子」、「不是把问题丢出来,而是想着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

捐赠者」最大,「圆满」最重要

协调师与捐赠者家属沟通,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签下「器官捐赠同意书」,家属往往舍不得放下亲人…同意捐赠后,院方会进行严谨的脑死判定,判定捐赠者确定脑死后,才会进行手术。

协调师、医师、护理师和社工在过程中,会协助家属跟捐赠者告别,「谢谢、对不起、我爱你、再见…所有想说的话,都可以在这时候说出来」;有些捐赠者爱漂亮,协调师会特别注意手术中是否有保持他们的尊容,「启动捐赠程序后,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保护捐赠者与受赠者」、「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圆满,要是哪一步没做好,事情往往会不顺利」。

北北刚加入协调师时,学姊跟她说过,「开始做器官捐赠后,妳会碰到很多事情,常常会一团混乱;但只要记住『捐赠者最大』,妳就不会走偏了」,这段话让她受用无穷。

▲从事医疗工作7年,看了许许多多的人进出医院,现在北北走进社区,要将健康的观念带给大家。(图/记者罗志华翻摄)

协调师的经历让她收获满满,现在她决定走向社区

北北担任协调师期间,价值观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但积极运动改善健康,还考取了教练证照;现在的她,更懂得把握当下,「以前在医院看到曾经卧病的患者,接受器官捐赠后康复,还骑着脚踏车跟我打招呼,心里实在很高兴」、「却有更多病人,来医院治疗后,回去还是维持糟糕的生活作息,最后又回到医院」。北北有感若不从观念上改变民众,在医院里能做的实在有限…现在她离开医院,走进社区,成为地方上的体态管理教练,期望能带给大家健康的观念,也实践对自己的期许。

出稿时间:09:05

更新时间:22:25(新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