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反服贸是台独为两岸最终统一立大功
文/刘伯温(大陆网民)从「反服贸」的「太阳花运动」时期盛行的几大谣言说起。
一、真正能令不少人民忧心恐惧反对服贸的原因是?
服贸协议,绿营人士一边造谣「服贸一过,台湾计程车司机、美发店洗头小妹都失业,老板都变大陆人,台湾街边小店都变大陆连锁,台湾中小企业被陆资并吞,台湾白领大量失业,工作都被工资更低的大陆人抢走,台湾会被陆资搞得房价高涨工薪阶层买不起房,大陆人只要花几十万台币投资名义就可以涌来台湾工作,台湾人如何跟低薪的大陆人竞争?马英九亲中卖台,将来台湾到处都会是大陆人,台湾书店将到处都是中国大陆出版物把台湾人统战洗脑,台湾媒体将全部被陆资控制,中国不战而统台湾……」;一边又装作公允地说,「我们反的只是黑箱程序」。
上述谣言直击人心、威力惊人,搭配上台大郑秀玲等偏绿学者貌似经济专业的懒人包,经由一干半懂不懂的名嘴,一堆偏绿媒体网站如民视、三立、年代、壹电视、自由时报、民报、PTT、新头壳……等的扩散引申,引起台湾人民对服贸的巨大怀疑恐惧反对,让大部分普通工作者、学生、青年忧心如焚集体反服贸,加上所谓「反30秒程序黑箱」和「必须先有监督条例再逐条审查」这两个极佳的舆论宣传攻击点(只是导火索,不是反服贸者内心的忧虑所在),使得太阳花学运声势浩大,一举击垮马英九政府和国民党。太阳花后续冲击力之大,导致两岸经贸谈判近乎停滞,更令蓝营在随后的地方选举一败涂地一蹶不振。二、1842《南京条约》以来,真正的不平等条约叫:《服贸》
两岸服贸协议,对大陆而言,为何愿意签署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参见张志云文章:自《1842《南京条约》以来,真正的不平等条约叫:《服贸》)当然旨在期待以经济让利来强化两岸形成经贸共同体,遏阻台独;至于真跟台湾统一,对共产党来说恐怕是50、100年后再说。——如果说签个服贸就能统一,那也太小瞧台湾社会根深蒂固的反中思潮了。
辟谣永远比造谣慢,要辟上述的谣更难。只有换角度思考:上海人口2300万,大陆13亿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都可以到上海工作生活或投资,到上海比到台湾容易1000倍(外省人到上海是直接去就行,大陆人到台湾则是海峡+一道道审查+关口+手续+人数管制……)
假如上述谣言有道理,那么,类似的情景早该在上海、浙江、广东这类大陆沿海省份和大都市发生才对!——「上海的计程车司机、美发店洗头小妹都失业了吗?上海白领工作都被工资更低的外省人抢走了吗?上海人老板都变外省人?……」
台湾社会对大陆资本和人员限制重重、疑惧极深,氛围谈不上欢迎。不要被官方的最低工资水准给骗了。事实上,一个快递员在上海稍用功都可以拿月薪8K人民币,一个熟练装修技工在内陆的四川成都都可以拿月薪8K人民币,一个美发店老板会选择在上海广东浙江随便哪个欣欣向荣的省份开店,还是离乡背井、到人生地不熟、不太欢迎陆资的台湾,去跟在地的台北美发店竞争?可能吗?——这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答案。更何况,两岸的市场容量空间、未来发展、投资报酬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炒高房价,陆资买不买,台北房价都是那么高。全世界大都市纽约东京香港上海台北都一样。
至于陆资控制台湾媒体出版给台湾人洗脑,真是天方夜谭!在大陆现在共产党的宣传都被骂得要死沦为笑话,台湾反中仇中的人和绿媒多成这样……
事实上,台湾薪资增长慢且发展空间小,无论对大陆白领还是最底层的劳工,吸引力也不如大陆沿海发达省份;台湾市场太小,在台湾投资服务业对陆资缺乏吸引力。
真正对陆资有吸引力的,其实是聘用台湾的服务业人才到大陆或世界开辟市场打品牌。台湾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当不错,如果抓住机会,薪资、舞台可以数十倍于台湾。——只是,绿营又要骂「中国挖台湾墙角,人才外流」了!
对大陆而言,推进开放自由贸易包括服务业,是提升自我竞争力的长远政策,大陆经济正在实现到服务业内需市场的转型升级。现在的世界不是零和游戏。无论跟美国有多少争夺对峙,无论跟日本有什么新仇旧恨,我们也会积极参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跟欧美日进行自贸谈判——否则难道还为了反日反美,学满清闭关锁国害自己?台湾人可能只从媒体上看到大陆反日反美抵制日货的新闻,台湾人多半不知道,事实上,「抵制日货」在大陆只是少数愤青的脑残弱智乱喊,其荒谬可笑经常被主流舆论批得体无完肤。
三、服贸通过与否,对大陆有何影响?虽然「反服贸、太阳花」在台湾是件重大的事。但在大陆,除了我这样的关心两岸的人,大部分人不关心、没兴趣、也不知道这件事。那么,台湾的服贸通过与否,对大陆有何影响?说我的看法。台湾如通过两岸服贸,对大陆未必是好事(因为现阶段服务业台湾比大陆领先)。——如果服贸通过,其实反而会使得台湾品牌和企业占领大陆市场。道理很简单。王品早早来大陆做强做大,大陆本地出第二个王品的难度就增大。鸿海早早来大陆做强做大,大陆本地就难出第二个鸿海。
以面板业为例。假如当年台湾在面板业较有领先优势的时候,采取的政策,不是阻挠禁止台厂赴大陆投资,而是积极鼓励。那么今天大陆的面板市场大半已经被台厂瓜分,台湾的面板厂本来很有机会借助大陆的市场,快速成长为业界的巨头打趴南韩。相应的,大陆本地厂商就难以成长。绿营反中恐中,或许自以为,禁止台厂赴大陆投资面板厂是保护了自己,避免中国大陆成长或学到技术,其实大错特错,根本是一厢情愿、自缚手脚。反而使得大陆本地厂商有充分的时间和市场机遇,即使不从台湾也可以从欧美日本韩国聘请技术人才,快速成长崛起,台厂已失了市场先机。服贸不通过,对大陆无所谓。大陆的进步,并不会因为台湾不签署服贸,就慢一秒钟。大陆学习成长超越的目标,是美国、德国、日本,是以全球的眼光和布局来进步。台湾的经济总量已经只是大陆的20分之一,广东、浙江、江苏、山东GDP已超过台湾,按成长趋势,上海市、福建等各省有机会逐步超越台湾。人均GDP台湾仍领先不少,但重点在成长。现在工资你40K,我15K,但你不怎么涨,我年年涨,十年二十年后呢?虽然,目前台独在台湾社会占据优势,绿营反中、仇中、恨中、厌中、去中国化不遗余力,但是只要台湾人还不是全部都拒认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感情上,我们还是希望看到同文同种的台湾越来越兴盛进步。最初,因为同为中华民族、同文同种,台湾本来是大陆期待优先联接的对象,所以专门推迟跟南韩,而提前半年跟台湾谈服贸。——感情上,我们当然宁可同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台湾的服务业占领大陆市场,而不是南韩。可是,台湾在绿营支持和民粹煽动下反服贸,仇中反中台独氛围变本加厉,大陆总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等待台湾,只能随后跟南韩签署自贸协议。南韩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南韩想照搬大陆跟台湾的服贸协议条件,但不可能。四、「反服贸」的最终历史评价那么,「反服贸」的最终历史评价,究竟是促进台独,还是相反促进统一?我认为二者兼有。古语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短期看,台独今天可能对反服贸击垮国民党感到欢欣鼓舞,反中者看到太阳花运动阻止了两岸的接近,迟滞了两岸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台独反中氛围高涨,似乎不利统一。但从长远看,「反服贸」其实是「台独为两岸最终统一立下大功」。为何?试想,是台湾经济旺盛发达、实力直追南韩,台独更可能实现?还是相反地经济走向衰败,更可能实现?反服贸后20年,绿营上台带台湾走反中路线,内部分裂更严重,两岸关系必然走上冲突对峙局面。习近平批陈云林「过去的对台让利策略完全错误」,其实已预示了大陆策略转变不再送利好,这种经济让利不可能得到人心。一旦绿营上台采取「联日联美制中」的反中路线,台湾不付出经贸和自贸区的代价不可能,自然会令台湾人均薪资收入迟迟难涨、停滞不前,从总GDP到普遍人均薪资水准,台湾将不止被南韩远远落在身后,还会被大陆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等沿海各省逐渐赶超,当台湾的的GDP总量甚至人均薪资收入、人均实际生活水平,逐步甚至被福建省赶上,会发生何等变化?反服贸和反中对台湾的长远影响,在此后二十年自会逐步显现。因为正是反服贸太阳花令台湾自我设限,使得台湾服务业自外于中国大陆的腾飞和世界经济自贸整合趋势,反服贸路线的确立和绿营的上台,令台湾丧失乘势而起的机遇,将使得台湾发展更慢、未来实力更弱,反而有利于统一。综上,「反服贸、反中」的太阳花运动,其实反而是「台独为两岸最终统一立下大功」。谁能想到,历史的发展,竟然如此之吊诡呢?……
●作者刘伯温,笔名,来自大陆,交通大学毕业。此文为读者投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