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保安宫墙面翻修 精美泥塑重现风采
台南市六甲区保安宫常务监事王俊岚说,泥塑雕像年久毁损,请到艺术专业系所年轻人协助修复。(刘秀芬摄)
台南市六甲区保安宫墙面泥塑雕像年久毁损,图中下方人偶断手已补回。(刘秀芬摄)
台南市六甲区保安宫墙面泥塑雕像年久毁损,虎牙也有修补。(刘秀芬摄)
台南市六甲区保安宫墙面泥塑雕像年久毁损,龙柱上龙爪也有修补。(刘秀芬摄)
台南市六甲区的保安宫建庙已40年,墙面部分泥塑雕塑、石狮、龙柱受损剥落,影响整体美观,庙方特邀专业科系学生协助修复,翻修后雕塑更显细致,重现往日风采。
日前前往保安宫参观的台南市民政局长颜振标、六甲区长陈启荣表示,六甲保安宫保存传统艺术,不仅传承文化,同时给年轻学子机会发挥所学,也让民众能欣赏泥塑艺术之美。
保安宫常务监事王俊岚表示,保安宫主祀中坛元帅,1980年开始建庙,4年后完工安座,当年还请到人间国宝彩绘大师洪平顺为庙宇彩绘,但外墙、龙柱部分,因当时庙方为节省经费,没有用石雕,采泥塑方式,虽另有美感,但多年下来陆续有些微受损。
庙方多年来也四处询问是否有匠师可以修补,甚是想换成石雕墙,被一些建庙工匠劝阻,「庙宇泥塑墙别的地方都看不到了,非常珍贵,要好好保存」。
去年庙方邀请彩绘大师洪平顺为保安宫修复门神画像,修复团队中的台北艺术大学学生陈怡璇,看到保安宫泥塑墙受损,与庙方讨论后,先研究确认可行修复方法,再接下修复工作。
陈怡璇台南艺术大学材质创作与设计学系毕业,现就读于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她与另一位吴同学曾学过剪黏、捏塑、陶艺,两人从去年10月起每逢假日就到六甲保安宫进行泥塑修复工作。
包括龙柱上的龙爪,壁堵上人偶的断指、断手、断头,大象的鼻子、石狮的头,此次约共有25处逐一修补,绘上相似彩绘,刚修复时颜色较深,随着材料干硬,有的几乎已看不出补修痕迹。
王俊岚说,庙方仅提供微薄费用,但学生们非常用心,开始整修前先研究大半个月才正式开始,放假日就自行到庙里帮忙修补,连午餐都自行准备,晚上也自己找住宿场所,让人非常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