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联准会续鹰 恒指突破250天平均线

早在2022年第四季,联准会释出放慢升息步伐的讯号。资产价格反应往往前于实际消息公布。在消息公布前,美汇及债息开始回落,股市反弹,投资市场普遍感到乐观,当然估值已大幅下调是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通膨似乎已在6月见顶,消费者物价指数中各项皆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住屋部份最为顽固。

既然通膨开始回落,为甚么联准会仍未能放心呢?首先,是通膨仍高于当局2%的目标,劳动市场有未有降温,当局最担心的是通膨再次升温,而这正是1970年代中至1980年代发生的事。

1972年,美国按年通胀率大概是3%,到1974年终的时候,已升至12%。同期,联邦目标利率也由1972年的5%,大幅升至超过12%。当时如2022年初一样,通膨急升,目标利率一同上扬。

美国通膨在1974年底见顶回落,但利率则提前半年开始回落,利率在年底时已回到5%在右。而通膨的确是有缓缓下降,2年后,在1976~1977年终于回到6%左右。

之后的1978年才是恶梦的开始。在1978~1980年,美国通膨再度攀升,这一次更一度升至14%以上,联准会更一度升息至20%的水平,之后利率一度维持在10%左右水平,通膨要到1984年才回到4%。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令美国在1980年开始进入衰退。

今日的通膨问题比当日的温和,但联准会在不同的场合也提过,他们担心通膨根深蒂固。即使美国有机会陷入衰退,联准会也不易调头降息,因为通膨若再度攀升,痛苦的时间可能更长。

至于港股方面,新一年的第一个交易周成功延续自2022年11月起的涨势,全周累计涨幅更达到1,210点,或6.1%,甚至成功突破自2021年7月时跌破的250天移动平均线,为2023年投资气氛冲喜。

但事实上,近月港股表现好实质受到多种因素所驱动,譬如2022年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平台经济态度放软,更指支持平台企业依法规范下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其次为中国防疫政策明显转变,向全面通关迈进一大步。另外由于港股自2021年下半年起大跌市致估值低落,以上利多因素亦为估值修复提供契机。

新一年新开局,2023年中国投资主题相信离不开内需消费潜力,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该主题。首先,我们可先了解于疫情期间中国经济的贡献结构,截至2022年第三季止,中国大约有27%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由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带动,相比2019的13%明显上涨。

但是,外需能否持续仍需要视乎外围经济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2023年或会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系将会陷入衰退,同时指即使没有进入衰退,亦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经济萎缩情况,海外需求下跌的可能性增大,中国或不能依赖外需支撑经济。

经济衰退阴霾将会改变于疫情期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未来相信内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有重要地位及发展重心所在。

该观点可行性因素如下,截至2022年11月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存款新增近人民币15兆元,明显高于往年同期,为未来内需消费增长潜力奠下良好条件。其次为中国防疫措施明显改变,企业经济环境逐步改善,居民就业情况好转,配合推出不同减税财政补贴等政策下,预计后续消费修复将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