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医药外包 新兴热门投资趋势
医药股受政策影响很大,中国官方先前推动的新药审批改革、临床实验标准国际化,都大幅缩短新药在中国上市的时间。这使药企更积极透过资本市场融资,截至2021年首季,科创板有251家企业上市,其中医药生技相关的企业就有56家。
值得投资的医药股可分为几类,第一种是新药题材,例如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第二种是医药外包行业(英文简称CXO),包含临床研究、药品生产,像是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等;第三种是互联网医疗,例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第四种是消费型或特色医疗,例如治疗不孕症的医疗院所。
这里面以第一、二类比较受投资法人关注,不过新药现在面临医保谈判的降价压力,仿制药(学名药)也因政府带量采购趋势,药价大打折扣,药企获利不若过往。
相形之下,医药外包行业却不太受政策影响,因为这行业跟负责研发的药企采取的是按「里程碑」进度付款,以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终端药价或许会因为政策受打压,但前端的研发成本只会愈来愈高,医药外包行业可以解决新药公司的研发时间跟成本,这一两年成为热度特别高的板块。
医药外包主要分为临床研究、生产、销售三大块,其中以临床实验的技术门槛及价值最高,因为临床非常要求方案设计能力、还有对严重副作用等临时状况的处理应变能力,因此需要经验丰富医学人才,人才堪称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药品生产,则需要有合格且具大规模生产能力的GMP标准工厂,企业的资金实力要够。药品又分为小分子(化学药)跟大分子药物(生物药),化学药门槛较低,主要是多种化学成分不断混合调配,量产较简单;生物药则因原料为活细胞,对温度、湿度、酸碱值非常敏感,量产门槛要求很高。像现在全世界非常关心的新冠疫苗,就算是生物药的一种。
目前全球医药代工行业产能往新兴市场转移已经成为趋势,这是因为亚洲国家具医学背景及专业技术的人力成本明显低于欧美,使得欧美医药生技公司外包给亚洲的意愿自然也高。
中国医药外包市场这几年发展快速,由于竞争门槛愈垫愈高,目前医药外包已经逐渐形成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寡占的态势。例如药明康德,是中国唯一全面覆盖医药外包产业链的公司,市占率这几年一直维持冠军;其次则是专注临床实验的泰格医药,平均逾四成的毛利率,居医药外包行业之冠。
至于在生物药制造方面,则以药明生物最受瞩目。药明生物的生产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四,在中国生物药的市占率则高达八成,也是新冠疫苗代工受惠概念股。
从估值来看,中国医药代工股现在估值普遍都偏高,美国大药企如辉瑞、礼来本益比约20到30倍,临床龙头则有40倍,生物药代工大厂则超过60倍。但中国类似的龙头企业本益比却动辄100倍以上,原因可能是中国医药代工业这两年才陆续股票上市,具投资潜力的公司非常稀缺,使估值居高不下,建议投资人还是要以长期角度看待这个板块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