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者:美国倾举国体制对付中国 维持科技优势
大陆学者指美国倾举国体制对付中国 维持科技优势。图为美国国会大厦。(中央社)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发起人方兴东29日表示,
美国参议院27日完成《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USICA)审议,可以说是之前《无尽边疆法案》(the Endless Frontier Act)的增强版,这是美国版的「举国体制」,图谋通过这一法案,为美国长期的科技优势固本守根。美国面对中国科技进步,陷入前所未有焦虑,开始将科技竞争视为零和游戏。并把科技竞争视为维护美国霸权的根本所在。
方兴东在《环球时报》撰文指出这次通过的USICA,将授权国会投入约1900亿美元加强美国的技术实力,以及此前用于加强半导体生产实力的520亿美元。显示美国正以加强自己建设的方式来对付中国。
方兴东认为,这是最近10年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未来发展极具实质性冲击与挑战的最大招数。主要战略目标是全方位调动美国国家机制,聚焦核心科技领域的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
方兴东表示,站在中国角度,要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应对这场难以回避的挑战。
正如任正非所言:高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中国科技发展最大的薄弱环节还在于基础性的科学共同体。
可以说,USICA直接触动了中国长期存在的软肋和缺点。只有借助这一轮全新的挑战,因势利导,以超常规的战略决心与投入力度,来强化中国教育和基础研究。
方兴东称,从最核心的本质来看,这一法案不仅重在资金投入强度和聚焦产业领域,更在于美国期望恢复和启动曾赖以成功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体制。
方兴东表示,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美国民众对「科技落后」恐惧,成立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后来促成了今天的互联网、GPS等重大技术突破。这次法案也重点强调了要恢复当年ARPA灵活的科研管理与创新机制。通俗一点说,这一法案试图集合二战后美国军工复合一体化的科研体系、「卫星时刻」形成的ARPA创新机制及矽谷成功经验与优势,俨然是集成美国科技百年绝世武功的「葵花宝典」。
方兴东认为,美国版的科技「举国体制」,究竟能否奏效,有待观察。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最终真正的敌人永远是自己。科技无尽,创新无尽,《无尽边疆法案》终究有尽。
方兴东强调,目前美国科技整体实力依然领先中国,其教育与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即便这样,他们都有如此紧迫感和危机感,都敢于打破常规、颠覆现状。中国还有什么可以瞻前顾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