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牌、信箱改造 传承在地特色

网路及GPS蓬勃的年代,门牌信箱或许逐渐被忽视,但仍不可或缺,台湾农村再生及社区营造力强,与其花大钱大兴土木,如果能从发展地区特色门牌及信箱小处着手,非但不需耗用庞大经费,也更能凸显出社区美学精神层面的精致,让家户更凝聚。

台湾社区营造发展了近30年,遍地开花,这几年来农村再生也并驾齐驱,争奇斗艳,名目虽不一,但实质内容相去不远,环境绿美化基本主调,老旧建筑的改造居次,更有甚者则是大兴土木兴造地标、凉亭等新建物,结果因为普及率低、使用率不高,最终沦为蚊子馆,浪费公帑及营造初衷。

其实农再及社造不必花费大把经费,一样可以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居民认同感十足。家家户户都有的门牌及信箱,若能展现出小而美、小而精人文底蕴,就拥有小兵立大功特质,不仅能透过家户的共通点让居民更凝聚,如果融入地方特色,还有唤醒或凸显文化内涵的作用。

例如云林二仑来惠社区营造之初,也只是美化环境,而非着重在客家文化的传承,许多耆老布袋戏开口狮、七崁武术诏安客家3宝,但年轻人泰半懵懂未知,后来家户门牌以开口狮作为象征符号,对重新创造地方认同及区别闽南文化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