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设计有学问!只有少部分人知道的「公厕」9个小秘密

▲常见公厕会把门下缝隙做得偏大,甚至是一个成人可以爬着通过的缝隙,这个设计到底是为何而来呢?(图/pixabay)

记者万玟伶/综合报导

生活上任何一件小事都不会是理所当然,行之有年的设计,往往有许多思考逻辑藏在其中,只是一般人很少会想到而已!例如,有些公共厕所会把门下缝隙做得特别大,其实并非是想做出空间穿透性,主要是为了安全而做出的考量规划国外网站《BrightSide》就整理出9个「为什么公共厕所门下缝隙这么大」的原因,偶尔到外头逛街时,别忘了到公共厕所瞧瞧吧!

原因1:更容易清洁公共厕所人来人往,不到半天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脏污,因此一天往往需要清洁人员巡逻多次。为了节省清洁人员的扫厕时间,门下缝隙做大的厕所,可以让清洁人员在拖地时直接伸进去做清洁,将简单的脏污轻松处理干净。

▲公厕的门下缝隙做大,可让清洁人员更好清洁。(图/撷取自《BrightSide》,下同)

原因2:发生事故可以更快处理如果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空间里,有人晕倒、失去知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有人发现。若厕所门下有足够的缝隙,不仅可以很快地被其他人发现异常,甚至也能钻进厕所里,从内部将门解锁,更快将人送医。

原因3:可以遏止不当行为说起来有点害羞,为了避免有人利用公厕做「坏坏的事」,公厕门下缝隙一旦做大,看起来缺乏遮蔽隐私,就能有效降低人类在里头「办事」的意愿,毕竟没有人想被外面的人一低头就看光光啊!

原因4:施工便宜一切都是成本考量啦!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建筑隔板,对于厂商来说需要更精确的设计与材料,这些需要「丁经」的部分都会增加总成本,对于企业主来说,挑选既有的门板或不斤斤计较它的高度,当然就是更具成本效益的决定了。

原因5:通风效果更佳在完全封闭的厕所中,气味容易堆积且难以飘散消失,若是家中的厕所被亲友使用后「臭臭的」还可以忍,在公共厕所谁都不想要承担前一个「陌生人」制造的气味。因此若公厕门上、门下都留有缝隙,就能让空气流通,让难闻的气味更快散去。

原因6:很容易分辨厕所目前有没有人使用有时候公厕用来辨别是否有人正在使用的绿、红标签,往往会故障卡卡,导致难以判别。想一把打开门却发现里面有人,真的是「歹势」。有人发现,门下缝隙较大的公厕,就可以看出来里面是否有人使用了。

原因7:必要时可以逃生想像一下,如果厕所的锁被卡住,要等人来帮忙处理、开门,得要花多少时间?若是门下有足够缝隙,就可以先自行爬匐出来、轻松脱离困境

原因8:加快厕所的使用效率当公厕使用者可以从缝隙看到外头有人来来去去,会让他们难免有压力,不得不尽快结束使用时间,让下一个人使用。因此,门下缝隙有时还能加快「整条厕所」的使用效率喔!

原因9:没卫生纸的时候可以轻松共享当急急忙忙上完厕所,才发现没有卫生纸了怎么办?如果是在公共厕所,当然只能跟门外朋友或旁边隔间的人求救,这时从门下缝隙传递卫生纸,就相当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