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团启动「死刑存废」民调 苏永钦喊话:大法官保持谦虚

中华人权协会今举行「死刑存废全民参与-审议民主启动」记者会,宣布将于本月中旬进行3000份死刑存废民调,市话与手机各半。(蔡雯如摄)

中华人权协会今举行「死刑存废全民参与-审议民主启动」记者会,宣布将于本月中旬进行3000份死刑存废民调,市话与手机各半。协会理事长高思博说,死刑议题不仅是法理问题,也涉及社会大众的伦理确信,以及复杂的制度变革与配套等问题,有必要采审议民主思辨。司法院前副院长苏永钦喊话,大法官必须保持谦虚,若他是大法官,将待问卷结果出炉后,再做决定。

高思博表示,宪法法庭4月23日进行死刑言词辩论,社会各界十分关心,死刑议题若仅以司法程序来做伦理和政策决定,势必造成司法菁英与社会大众及民意机关的对立,使已显薄弱的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受伤。

高思博强调,死刑并非单纯的存废议题,有许多中间立场,因此与台湾审议民主研究会共同发起,采用审议民主方式对死刑议题进行思辨。

台湾审议民主研究会理事长朱云鹏说明,此次审议民主方式采取为「审议式民意调查」(Deliberative Polling),台湾至少举办过2次,预计5月中旬进行规模达3000份问卷调查,市话与手机各半,并于6月下旬召开公民会议进行二次问卷,公民会议的结果将召开记者会说明。

苏永钦说,死刑触及敏感历史,宪法法庭4月23日举行辩论,2、3个月内会作成判决,他以一位前大法官、司法院前副院长、现任宪法学会理事长身分来看,大法官解释宪法,推翻多数民意做成的法律,实际上是饱含争论的制度,每个国家违宪审查都是在不完美的状况下进行。

苏永钦强调,美国有大法官制度,但大法官不放大自我,台湾有很多人看到大法官制度问题,8年大法官任期和总统任期一致,连选连任完全执政下,大法官在最好的状态,但并非是对民主最好的状态,他认为,「大法官要放低自己,不要过度重视自己」,宪法法庭也需要多点理性力量,若他是大法官,将待等待此一问卷结果出炉再做决定。

中华人权协会名誉理事长许文彬表示,「死刑宜慎、不宜废」,对死刑存废的处理应该非常慎重,违宪通常是审议法条,死刑则是刑罚类型的一种,大法官是在审议刑罚的某类是否违宪,而非个别法条是否违宪,影响极广。

许文彬强调,社会民调有8成民众反对废死,大法官会议内有人说不能妥协于民意,因为妥协于民意就是民粹,但民意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情与理的思维,如果基于审议民主,基于情与理的考量,仍得出某种价值观,这种公平正义价值观所呈现的结论必须重视。

国际透明组织教授葛传宇认为。司法正义是全球贪腐的重灾区。台湾政府目前所做所为都在「打左转灯右转」,有死刑却不执行,伤害司法公信力,且欧盟废死,美国不废死,世界的潮流并非单一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