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不让北京误判「监督条例」 蔡政府急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转移战场

▲面对「习五点」持续进逼,蔡政府透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设下政治协商门槛之余,两岸交流部分仍留一线。(合成图新华社、ETtoday资料照)

记者蔡浩祥台北报导

立法院22日初审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五条之三条文修正草案,为两岸政治协商设下比修宪还高的门槛,但是不同于连名称都乔不拢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蔡政府积极力拼《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法通过的动作,引人关注。

内政委员会22日所通过「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增订第五条之三条文草案」,明定两岸协商签署政治协议,应经国会双审议及人民公投,主权国家地位与自由民主宪政秩序不得作为协议项目,门槛比修宪还高,目前全案将送院会,进入一个月协商期。

熟悉内情人士透露,「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涵盖两岸所有交流、协商,审议过程相当复杂,反而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法仅限政治议题协商,不会让北京误判认为蔡政府「玩真的」全面限缩两岸,导致局势失控

2014年318太阳学运主要诉求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迄今仍束之高阁。内情人士指出,监督条例各方意见不一,许多条款几乎无法执行、协商,可是面对「习五点」持续进逼,蔡政府透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设下政治协商门槛之余,两岸交流部分仍希望可以保留一线。

▲318太阳花学运。(图/资料照)

内情人士进一步指出,面对严峻两岸形势,如何稳控风险自是关键。首先,共有六版本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还有待协商,所涉及内容面向相当复杂,届时被修成怎样?行政部门能否执行?没人能保证。

其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要是通过立法,尽管两岸现阶段无协议可谈,但以北京角度观之,这无疑是全面限缩两岸交流,很可能进一步造成误判,认为蔡政府「玩真的」,进一步激化两岸情势

面对「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陷入各方角力,通过之路遥遥无期,内情人士也直指,蔡政府透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法,一来可就两岸今后可能触及的政治问题预先画下红线,二来可以向民众表明政府积极捍卫主权决心,三来也能够给党内基本教义派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