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旅行那些必须守的规矩
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坐船去南极的最佳地点,也是绝大多数游客的启程地。这里的港口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公司运营的邮轮前往南极。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夏季,气温相对较高,是南极旅游旺季。这里的酒店便住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南极游客人数增长,也给脆弱的南极环境带来压力,引发对于“南极游”过热的担忧。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已经制定并实施。例如在2009年,经28个《南极条约》协商国一致同意,对于前往南极的邮轮大小以及游客数量进行强行限制。这些限制包括禁止载有500名以上游客的邮轮在南极靠岸,南极每个地点每次只能有一艘邮轮靠岸,并且每次上岸的游客数量不能超过100人。在南极旅行,遵守规则成为最重要的事。游客登船伊始,就会通过船舱中的游客手册、船上广播、随船向导与专家了解到各种关于南极旅行的相关规定。
2016年1月19日,在经历一天两夜惊涛骇浪的洗礼之后,笔者乘坐的邮轮终于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南极大陆的边缘,舷窗外已然是冰雪世界。大大小小的浮冰铺满整个海面,远处的冰山若隐若现。
离第一次登陆南极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有些小兴奋,早早穿戴好船上统一发放的防风防水的衣裤和橡胶靴,只等登陆那一刻到来。当我坐在邮轮大厅的沙发上等待时,工作人员拿来两台小型吸尘器,让我将衣物重新吸一遍尘。
这是为了防止游客衣服上的附着物污染南极,在登上南极大陆之前,所有人都要用吸尘器将全身上下清理干净,就连橡胶靴也要踏进放有消毒水的小池子中清洗一遍。
此外,还有许多登陆南极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不能留下任何垃圾,无论大小便,必须乘坐小艇回到船上解决。南极温度低,自净能力很差。一块香蕉皮,在南极需要180年的时间才能被分解,而人类的排泄物则需要更长时间分解。游客也不能带走南极大陆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粒小石子。
不能主动接近南极的各种动物,至少与它们保持5米以上距离。偶尔会有一些胆大的企鹅主动走近我们,观察我们,此时要保持不动,以防吓到可爱的小家伙。前些年,曾有游客在南极追逐企鹅,距离企鹅等野生动物太近,引发人们对南极环境保护的担忧。
在南极旅行基本每天都会安排登陆一到两次,每次登陆的地点都不同。有时是去参观各国的科考站,有时是去找寻各种不同种类的企鹅或其他极地动物,在天气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我们在南极大陆露营了一晚。在南极露营根本不用帐篷,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一把工兵铲、一个防潮垫和一个保暖睡袋。我们需挖一个适合自己身材的雪坑,然后把防潮垫和保暖睡袋放入雪坑内。为了保护南极大陆不受人类影响,第二天我们还需填上昨天挖的雪坑,仿佛我们从未来过。
今年,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南极活动组织者及活动者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其中不少规定,都与约束游客行为有关。有的旅行社的南极行程手册中单是环保规范和注意事项就有30余项,比如登陆前要用吸尘器对衣服及口袋进行“搜查”等;还有旅行公司表示,正在搭建国内首个文明出行教育系统,严格保护南极环境。作为游客,每个中国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塑造中国人南极游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