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看过的虱目鱼一生 小学生踏查牛奶鱼生平、动手刮鱼鳞

小学生动手刮鱼鳞,深度认识虱目鱼生长到加工的历程。(曹婷婷摄)

学生们在北门与将军制作虱目鱼一夜干和虱目鱼丸,人手一尾一夜干,相当有趣。(曹婷婷摄)

虱目鱼被称为南台湾家鱼,在地囝仔吃过却未必认识牠的生态,很多人对牠的印象更是只有「好多刺」;南大附小与新化口埤实小携手台南大学USR,设计「识鱼.虱目鱼」课程,踏足台南安南、北门、将军和学甲探究虱目鱼,跟着虱目鱼一路「搬家」,了解虱目鱼生长到加工的历程。

「每2尾虱目鱼就有1尾来自台南,好酷!」学生见证虱目鱼从鱼苗寸鱼到成鱼,各阶段都有专责养殖户,才发现餐桌常常出现的虱目鱼,原来一点都不简单。

台南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欧阳訚表示,虱目鱼养殖重视分工,鱼苗在浅坪式鱼塭养至寸鱼,再移至深水式鱼塭养至成鱼,各场域让学童系统性的认识虱目鱼产业。口埤国小校长王朝赐提到,在北门与将军制作虱目鱼一夜干和虱目鱼丸,让学生了解虱目鱼加工,是有深度的课程设计。

安南区虱目鱼苗养殖达人陈全益表示,虱目鱼苗怕低温,为提高育成率,水温需20度以上,浅坪式鱼塭有利藻类繁殖,提供鱼苗食物来源;通过ISO 22000与HACCP国际食品安全双验证之虱目鱼加工处理厂的学甲洽通实业,董事长陈清岳安排学生认识虱目鱼分切加工流程,并招待学童享用现炸小鱼块。

口埤实小学生吴芯羽说,这些鱼苗从印尼坐飞机来台湾后,养到2寸大的寸鱼只需要40天,再移至深水式鱼塭续养至成鱼,「从鱼卵孵化后到成鱼要搬2次家,好辛苦」。南大附小学生希.玛巴诺尝试去鱼鳞,第一次动手当场一阵手忙脚乱,鱼鳞还不小心喷到脸上,「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南大附小指导老师张景杰表示,虱目鱼蛋白质可媲美牛奶,因此有「牛奶鱼」美称,即使全身上下有222根刺,仍可透过分切处理或整尾去刺技术,提高学童食用这台南家鱼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