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鱼输中--未完的曲目

李武忠

ECFA成为此次选战中马总统相当引以为傲的政绩。好像执政团队在整个谈判过程拥有主控权,打了一场漂亮的仗,明显低估了中国的谈判实力。

事实上,在ECFA谈判过程中国不但主动在18项农渔产品输中关税上做出减让,之后还选定南部小镇学甲直接以契作方式向当地虱目鱼养殖户下大笔订单,引发国内媒体的大篇幅报导,作足政治宣传,也照映出马政府的处处被动,以小观大,难怪多数民众对两岸后续谈判忧心忡忡。

在众多鱼种中,中国选择虱目鱼应该不是误打误撞,而是对台湾渔业动态与民情精准掌握。虱目鱼是台湾重要养殖鱼种,但是该项产业长期面临诸多问题却始终无法像台湾鲷、石斑鱼观赏鱼般得到执政当局关爱的眼神与大力协助,养殖户对政府的作为是有很大的怨言。这也才给予中国可乘之机。

如今匆促的将虱目鱼卖到中国市场对台湾虱目鱼产业是好是坏?该如何趋吉避凶,政府显然没有积极的应对方案。虱目鱼虽然甘鲜味美,但是本身含有两大缺点,容易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需要克服。

首先是多细刺的特性,基于孩童老年人食用安全与便利性考量,虱目鱼无法普遍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也很难打入西方的饮食习惯餐饮文化,成为拓展国内外市场的一大障碍。虽然国内已有标榜无刺虱目鱼专卖店,但是因需要专门技术,制作费工,机械处理「步留」比率低(步留率=可贩售重量/原总重量×100%),目前还不普遍化。其次是利用淡水养殖的虱目鱼含有臭土味,严重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意愿,目前只能从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去改善。

在上述缺点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之前,贸然将虱目鱼行销到中国一级消费市场(如上海、北京等)并非良好策略,原因在于当地消费者购买能力强,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对品质要求高,与其他海水鱼相较虱目鱼恐怕很难获得青睐。尤其目前行销到中国的虱目鱼品质事先并未经过严选,很难避免臭土味等问题,消费者食用后一旦观感不佳要改变非常困难,对台湾养殖虱目鱼长远行销中国反而不利。俗语说「呷紧弄破碗」就是这个道理。

台湾政府若想打开中国虱目鱼市场,应该要有自己一套的完整规画,首先应以海水养殖之虱目鱼为先锋,在国内先经过分级、严选、收获后处理,避免产生臭土味并针对中国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偏好分区做长期详细的调查分析(非过去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做法),找到突破点,让虱目鱼站稳中国行销据点,再进一步委请中国当地优良厨师研发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口味、产品、烹饪方法等,让虱目鱼成为中国家庭餐桌上不可少的佳肴,也可以降低政治性风险。

两岸交流与经贸需要步步为营。只是从紧急采购到定期契作让我们见识到中国领导阶层对台手腕的灵活。台湾未来国家领导人不能只会喊口号,应该有能力拿出具体的作为让人民安心,无需事事仰赖中国。这恐怕远比争论九二共识或台湾共识要来得实际!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