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鱼输中勿模糊焦点

李武忠

虱目鱼(milkfish)在敲锣打鼓风光出货到中国后,日前有媒体报导指出台湾家喻户晓的虱目鱼在中国大陆虽然经过大力的促销,不仅邀请虱目鱼专业厨师现场烹饪虱目鱼菜肴,还在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设立虱目鱼专卖店,但是销售仍不如预期虱目鱼(milkfish)行销中国的情况不如预期,民众反应不佳,国台办向我方反映因为虱目鱼容易与虱子产生不好的联想,希望能将虱目鱼改名以免影响到消费者对虱目鱼的接受度。将卖到中国的虱目鱼改名或许只是行销考量,但因为虱目鱼在台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分,改名之说触动历史情感和政治神经,在国内引起不少反对声浪。其实虱目鱼输中成绩不理想主要问题出在政府事先未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投消费者所好,即仓促的将虱目鱼推向中国的一级消费市场,不利台湾虱目鱼产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和业者显然没有做好事前的沙盘推演周详的行销规划重蹈台湾水果输中铩羽而归的覆辙

虱目鱼是台湾传统的家常鱼种,虽然甘鲜味美,但是本身含有两大缺点需要克服,而这也是中国大陆消费者抱怨之处。首先是多细刺的特性,基于孩童老年人食用安全与便利性考量,虱目鱼无法普遍受到家庭主妇的青睐,也很难打入西方的饮食习惯餐饮文化,成为拓展国内外市场的一大障碍。虽然国内已有标榜无刺虱目鱼专卖店,但是因需要专门技术,制作费工,机械处理「步留」比率低(步留率=可贩售重量/原总重量×100%),成本高,目前还未普遍化。其次是利用淡水养殖的虱目鱼由于土质水质、管理技术等关系鱼体容易含有臭土味(off- flavor)而产生臭土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环境不理想引发放射菌和藻类(如颤藻、鱼腥藻等)过量繁生,产生Geosmin、2-Methyl isoborneol或Mucidone等成分具臭土味所致,无法从外观来判别也不易清除,严重影响到消费者购买意愿。

在上述缺点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之前,就贸然将虱目鱼行销到中国一级消费市场(如上海、北京等)并非良好策略,原因在于当地消费者购买能力强,价格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对品质要求高,且选择相当多元,虱目鱼和其他海水鱼相较恐怕很难获得青睐。尤其目前行销到中国的虱目鱼基于政治考量事先并未经过严选及后续的加工处理就送到中国大陆鱼市场,很难避免多刺、含臭土味等问题,消费者食用后一旦观感不佳要改变非常困难,对台湾养殖虱目鱼长远行销中国反而不利。

政府若真想打开中国虱目鱼市场,应该要有一套的完整规划。首先应以海水养殖之虱目鱼为先锋(海水养殖虱目鱼较无臭土味困扰),在国内先经过严选、分级、收获后处理,来确保品质,同时针对中国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偏好分区做市场长期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到突破点让虱目鱼站稳中国行销据点,再进一步委请当地优良厨师针对虱目鱼研发适合在地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烹饪方法并结合杰出的行销团队来全力推销,建立起好口碑让虱目鱼成为每个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套句广告用语:没有卖不掉的鱼,只有不会卖的人。挪威政府成功将鲑鱼打入中国市场的做法颇值得政府参采。

中国广大的消费能力和市场是台湾农渔业所无法忽视的,也必然会遭遇政治纠葛,无需刻意回避应该勇于面对寻求最佳的经营对策。然而从紧急采购、定期契作到建立产地采购平台,让国人见识到中国领导阶层对台政策的用心手腕的灵活。台湾国家领导人不能老是想依靠外人,应该拿出具体的作法,帮助虱目鱼养殖业者解决长期所遭遇产销受制于人的困扰并透过生物科技研发克服虱目鱼多细刺、含臭土味的缺点,顺利打开其他国外市场,避开单一市场风险,届时即便不用改名也能改运。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