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饥饿人口 今年恐暴增1.3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粮食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加上东非的蝗灾和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搅局,粮食安全拉警报,粮食危机恶化的风险升高。在此关头,更加凸显国际多边合作和团结的重要,这也正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青睐,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主因。
去年全球有1.35亿人陷入严重饥饿,数字创近年新高,尽管大部分与战争及武装冲突有关。在新冠疫情夹击下,叶门、刚果、奈及利亚、南苏丹等早已爆发内乱的国家,处在饥饿边缘的人数也急速增长。
由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推出2020年版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发出令人忧心的警讯。报告指出,去年全球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数字比2018年增加1000万,和5年前相较更是一口气飙升6000万。报告预期,今年全球将新增至少8300万饥饿人口,最高甚至可能暴增1.3亿。
WFP和FAO在7月出版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热点地区早期预警分析》,更显示受疫情冲击,年底前全球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受影响人数,可能从疫情前的1.5亿增至2.7亿,至少25国面临严重饥饿风险。由于关键的健康和营养服务因疫情无以为继,年底前每天可能高达6000儿童夭折。
疫情对粮食安全的连锁反应早已显现,非洲至9日累计确诊154.8万,除了公卫体系面临崩盘,疫情更将严重冲击粮食安全。以肯亚为例,因疫情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扬、收入萎缩和失业率高涨,35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为此联合国发起总额103亿美元的募款计划,希望助贫困和脆弱国家抗疫,其中WFP所需资金占了一半。
疫情阴霾中,多国限制或停止粮食出口,WFP首席经济学家胡珊指出,防疫封锁限制迫使农业劳工无法跨过边境到农场劳动,美国与欧洲的肉品包装劳工也有同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