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张黑洞照「模糊失焦」 专家点出「背后真相」:有机会更清晰!

黑洞 。(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记者朱世凯综合报导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在昨(10)日晚间9点05分左右曝光,中央研究院表示,为了看到这么小的「黑洞」,需要很高解析度观测得到黑洞影像。不少网友看完却疑问地说,「为什么照片看起来还是模糊又失焦的感觉?」专家立刻对此解答,并表示未来若技术更精进,有机会看到更清晰的黑洞照。

据《观察者网》报导,天文学家分析,想要提高望远镜的解析度,可以从2方面着手,一是降低观测频段光子波长等价于增强能量);二是增加望远镜的有效口径

据悉,这次成像是透过「特长基线干涉测量法」(VLBI技术)对全球8个不同地方的望远镜进行联网,得到一个口径达1万公里的望远镜,在VLBI技术相对成熟的射电波段(无线电波的一部分)之内,科学家们选择了能量最高的区域—毫米(millimeter wave)和亚毫米波段(submillimeter wave)。

▼图中的黄色线条为连接这些望远镜的「基线」,由此构成一架和地球大小相当的望远镜。(图/翻摄自EHT)

报导再指,此处的有效口径其实取决于望远镜网路当中,相距最远的2个望远镜之间的距离。2017年有8个亚毫米波望远镜加入了观测,2018年北极圈之内格陵兰岛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也加入其中,基线长度进一步增加,也间接改善望远镜的解析度。

然而,尽管现在的亚毫米望远镜基线已经达到1万公里,但空间解析度才刚达到黑洞「视界面」的尺寸而已,所以在科学家们观测的有限区域内,就只有有限的几个像素电影当中的黑洞都会呈现包括「吸积盘」等许多具体细节,不过在现实情况下,黑洞照片中只能看到吸积盘上的几个亮斑而已。

如果将2个望远镜放置得很远,进而实现更高的解析度,那天文学家能否用2个望远镜来完成黑洞照片呢?专家表示,遗憾的是,没办法这么做,因为观测要求的不仅是解析度,还有灵敏度。「高解析度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细节,而高灵敏度则能够让我们看到更暗的天体。」

▼M87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图/翻摄自观察者网)

在视界面望远镜的阵列中,位于南极的SPT望远镜在增加基线长度(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位于智利的ALMA望远镜阵列对于提高灵敏度也非常重要。望远镜真实的有效面积越大,灵敏度也就越高,ALMA望远镜阵列将视界面望远镜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天文学家能够探测到更弱的天体。

专家最后指出,如果未来将更多望远镜加入到这个阵列,「我们就能探测到更弱的辐射区域,看到更多的细节,有机会得到一张更加清晰的黑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