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侧写》不愿谈宪法 赖台独立场何去何从
2024总统大选13日投票结过出炉,最终由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萧美琴胜出,蔡英文总统(左)与赖清德(右)感谢选民支持。(陈信翰摄)
民进党总统当选人赖清德即将入主总统府。他的台独色彩,使得总统大选攻顶之路波折不断,赖清德的个性执拗,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仁之大者,匡救天下」,当他手握国家政务方向盘时,请勿忘记,每一步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在跑选举行程中,赖清德先有「走进白宫」论,接着传出华府有「疑赖论」;在电视辩论会里,他不愿直接答复是否认同《中华民国宪法》,又脱口说出「中华民国是灾难」,虽然随后澄清是口误,少讲了《宪法》两字,但外界均认为,这是赖清德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投票前的国际记者会,但当外媒提问赖清德有关国歌、《宪法》及相关领土主张时,主持人省略未翻译这些敏感问题,赖也顺势未答,显示赖清德对国家主权与《宪法》争议选择回避。 赖清德主观意识强,2022年底民进党地方选举大败,他为了挽救民进党形象,接下党主席后,强推《选罢法》排黑条款、力斩涉及学伦与性骚案的党内人士,使得党内不少原本这次立委选举可望获胜的人,黯然退选,对此,党内不少人有异议。
赖清德挑选萧美琴为副手,除了萧与美国关系良好,作风上,完全复制蔡英文国安、外交模式,每次她讲到两岸,都会以「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先破题,就是「安全」,被视为赖清德在两岸、外交论述的「安全阀」。但萧美琴对赖清德意志能发挥多大功能?外界都在看。
赖在电视辩论会中,已对「台独」做了定义,「台独经过几十年来演变,已经在台湾社会形成共识,台湾的主权属于2300万人民所有,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台湾的前途也只有2300万人可以决定」。赖清德说,这就是民进党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的主张,并强调「这个就是完整的论述」。
赖清德打破同政党不能连任两次的魔咒,北京介选因素已不能再撼动台湾人的意志,但也意味,民进党再也不能以「中国介选」作为选举策略,赖要谨记别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人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