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蔡英文要改革年金 得搞定两障碍

政府想要在1年内谈出共识、把年金改革方案送进立法院,但改革委员会第一次开会就因程序问题吵不停。(图/商业周刊总统府提供)

文/田习

「你们都表决部队啊!」「谁没代表性,你说!」⋯⋯预期未来半年每周四下午,类似场景都会透过网路直播,赤裸裸呈现给台湾社会

这是6月23日起召开的总统府「国家年金改革委员会」首次会议实况。这也是台湾为因应高龄少子化所带来的年金财务危机,历经3位总统,第3次推行年金制度改革。如果成功,这更会是台湾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福利紧缩。

其实,相较欧、日等国,我们的年金改革脚步已晚了20年。那些国家都比台湾提早进入老年社会,因此较早面对问题,反观我们1993年就跨入高龄化社会,各种年金制度却仍持续加码,缴少领多,无视于年金财务与人口结构一起快速恶化。如今已不改不行。

从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及前两任总统的失败经验来看,蔡英文政府想要成功,必须跨越两大障碍

没共识,各方代表难沟通前朝办246场座谈,仍被杯葛

首先,是新政府如何在长期缺乏沟通机制的台湾社会,建立共识。

2012年底,马政府试图推动年金改革,由行政院考试院在2个月内办了124场座谈会、提出方案,结果劳工团体公教团体、在野党全都不服,指责黑箱作业。政府接着再办122场巡回说明会,最后仍在立法院遭到自家国民党立委强力杯葛。

新政府上台后,记取前车之鉴,想透过涵盖各种利害关系人官民代表,合组委员会,达成改革共识。但第一次年金改革委员会议的一大争执点,却是几位公教团体代表,高声质疑其他人的代表性

其实,总共37名委员中,光是军公教就有9个团体山头林立,各推一人参加。而全台参加年金制度的60多万军公教有9名代表,1千多万劳工,却仅有3个劳工团体代言。这是什么道理?

政务委员兼改革委员会执行长林万亿解释,委员会的组成,主要考量是让利害关系人能坐下来对话,因此他都设法在军公教、劳、农、渔、青年等族群中,找出代表性团体。也因着重各种身分都有代表,所以并非以全国人数比例来分配席次

起步慢,18%微调不成军公教退抚金入不敷出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在既得利益必然的反弹下,改得快也要改得大。

德国花了20多年进行年金改革的社会与政治工程,但看结果,像是请领退休金的起始年龄,仅从65岁延到67岁,就要用18年时间、分成好几期,小碎步的前进。

台湾改革起步慢,恐没有那样的余裕。扁政府时期光是微调「18%」优惠存款都不成,改革后继无力。欧、日等国的退休金最低请领年龄,多已改到65岁以后,我国的军公教却还是50岁就能开始领退休金。

台大社工助理教授傅从喜主张较可行的方案是,多管齐下,避免只由单一群体承受年金减码代价。

然从公平性和可调整空间而言,现行制度下享有最优渥退休条件的中高阶、中高龄军公教,仍可能是被改革最多,也最有反弹力道的对象。英国的例子,或可给新政府一点勇气。2010年上台的保守党政府,因财政压力紧缩公务员年金,引爆上百万名公务员两度大罢工,但保守党强力推行改革,获人民支持连任。

台湾第三波年金改革已启动,要踏大步,还是小碎步?不只场内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是利害关系人。

【 更多报导

别让诈骗集团,毁了台湾人情味!「没钱帮爸办后事」小黄运将借3万,你愿意吗?

毕业2年还在考公务员…年轻人注意!超过1年没工作,短期失业恐变终生失业

2016年到日本旅游血拚,必备7张信用卡

「你买的BMW不会到安养院看你」235位老人的人生智慧,浓缩到最后就是一个字

处女挖角金牛贵人提携!2016下半年,12星座「工作运」前三名是...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