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经地位低 增心肌梗塞死亡风险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日益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主要是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张,饮食西化所引起。大林慈济医院耳鼻喉科研究团队,特别针对「社会经济地位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关系」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会有较高的短期死亡风险。其中,弱势的女性风险最高,应多留意关心。
▲社经地位低 心肌梗塞死亡风险增(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此研究以台湾全国人口为基础做调查,2004至2008年期间有23568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每位病患追踪2年或直至死亡。其中,以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衡量个人保险支付金额,以邻里社会经济地位定义其家庭收入,并进一步分类为优势或劣势。观察时间为6个月,追纵1年和2年的在院死亡率,以存活分析来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地位族群间死亡率差异。发表研究者大林慈济医院教学部副主任暨耳鼻喉科医师李清池指出,研究发现低社经地位者罹患充血性心脏衰竭、慢性肾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败血病和中风比例相对提高。较低社经地位者若罹患急性心肌梗塞,则出现较低的比例诊断血管造影,及随后的皮下冠状动脉治疗等状况。李清池进一步透露,同样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以男性而言,相较于高个人社经地位且居住在优势地区者,低社经地位者且居住在劣势地区者有高达1.83倍的死亡危险;若是以女性来说,低社经地位且居住在劣势地区者,较高社经地位且居住在优势地区者,有2.37倍的死亡危险。透过研究显示,低社经地位死亡风险较高,而且女性又高于男性,因此若周遭有类似案例,宜时时关心,避免发生憾事。
资料来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