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国安当幌子 中火硬干为缺电(叶宗洸)
台中火力电厂二期燃气(3到6号)机组晚间通过环评,台电表示,会先拆除4部旧燃煤机组,剩下6部等到2035年除役,转为备用。(台电提供)
环境部环评大会日前展现高效率,仅历经4小时审议,便迅速通过「台中电厂第二期新建燃气机组计划」环评案。会议期间虽有环团及民代针对空污排放量与机组装置容量提出降减的诉求,但最终并未获得环评委员采纳,该案因而顺利通过。环境部宣称审议过程已充分践行各方陈述意见程序,但民团依旧痛批本案为环评恶例。
中部地区空污问题严重早非新闻,而台中电厂(中火)的10部燃煤机组始终被认定是祸首。台中市长卢秀燕上任后,除了要求中火进一步减少生煤用量、适时降载运转,也愿意配合中央的「煤转气」规画,新增燃气发电机组,但前提是旧燃煤机组必须依序全数拆除。不过,检视本次环评审查结果可发现,二期计划预计新增4部燃气机组,但计划完成后拆除的燃煤机组总数只有4部,其余6部机组皆以「国安考量」转为停役备用。如此安排的「眉角」很深,没有深入剖析,难窥全貌。
首先,中火既有燃煤机组的总装置容量为550万瓩,一期计划已规画新增两部装置容量同为130万瓩的燃气机组,商转期程分别为2025年8月与2026年6月,第一波两部燃煤机组拆除时间则为2026年12月。换言之,后年底之前中火的机组装置容量将达空前的810万瓩,而此期间的空污排放当然会较机组新增前高。
二期计划4部新增机组的各自装置容量预计同为130万瓩,符合台电所言总容量将不超过550万瓩。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波两部燃煤机组拆除必须俟第一部新机于2031年商转后,才会开始。于此之前(2027至2031年),中火都将以8煤2气的模式发电,发电容量达700万瓩,明显超越现在的中火,而这也正是导致民团反弹的因素之一。
二期计划完成后,中火厂区将有6部燃气机组,总装置容量为780万瓩,但因6部燃煤机组转停机备用,实际可调度装置容量高达1110万瓩,是目前的两倍容量,中火俨然从巨兽变身为庞然巨兽。
另一方面,台电主张因国安考量必须保留6部燃煤机组,根本是说服力薄弱的说词,目的恐仍在于掌握「紧急调度」,与其拿国安考量当幌子,不如大方坦承就是「缺电考量」。这6部机组装置容量为330万瓩,又属基载电力,对于稳定供电确实能发挥一定效益。面对经济部不断对外强调,人工智慧产业与半导体业扩增将带来大量用电需求,台电当然必须想方设法备妥对策,就算是排放最剧的燃煤机组也不能放过。
针对中火二期计划,卢秀燕市长不妨于地方政府审查时据理力争,台湾地区若真不缺电,为了避免台中成为「火电之都」,台电根本不必保留任何燃煤机组再转的可能性。试想,一样的「紧急启用」需求,到底是先前赖总统属意的无碳核电机组较优,还是台电主张的排碳燃煤机组更好?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