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洸》毁藻礁别牵拖中火
经济部长王美花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若大潭藻礁公投结果使得第三天然气接收站的兴建受阻,目前中、南部燃煤电厂既有的降载减煤成效可能化为乌有,未来甚至必须增煤供电。王美花同时暗指,台中火力电厂现行的空污季降载措施可能无法持续执行。继日前的「北部缺电说」之后,「空污牌」也被抛上台面,显见经济部逐渐增强的焦虑感。
经济部为了配合蔡政府的「2025年非核家园」政策,先前不断宣示「废核后电价不涨且供电无虞」,除了电价确实冻涨多年,过去两年电力供给的备转容量率也均能每日维持10%以上,让经济部一直信心满满。不过,沈荣津担任经济部长后期即已表明,因应燃料成本上扬,2025年的电价估计须较现有电价调涨3成之多。其次,接受三接供气的大潭电厂新建8、9号机装置容量合计200万瓩,对于备转容量率的贡献为5.3%,在装置容量近200万瓩的核二厂1、2号机即将于今年6月及2023年3月陆续停止运转之际,这两部燃气机组能否于2022及2023年准时上线就变得相当重要,经济部的不缺电保证立马面临跳票危机。
面对民众关切度不断上升的藻礁公投诉求,行政院长苏贞昌已公开表态,公投若过必定照章执行。巨大压力瞬时转到熟悉供电内情的经济部,三接不论是异地兴建或直接弃建,缺电一定不可避免,而且很快会发生。台电每日公布的供电灯号已经常绿两年多,代表备转容量率天天超过10%,既然供电充裕,何以经济部如此惧怕三接工程无法准时完工?
原来,过去几年的供电绿灯其实建立在务实性欠佳的计算公式上。依据台电公司的现行作法,光电与风电的发电量都可计入每日的最大供电能力中。于是,光电虽仅能每日提供约3小时的最大出力,但在计算每日备转容量率时,是被全数计入的。换言之,每日的绿灯有效期其实只有3小时,过了光电或风电的尖峰出力时间,例如夏季的下午4至6时,「即时」的备转容量率其实已远低于10%,甚至可能只剩一半,而此时用电需求依旧偏高,数据显示仍可达尖峰负载的9成。因此,备转容量率贡献度5.3%的大潭新机组重要性不言可喻。
能源局日前公布全台2020年的发电量为2798亿度,再创历史新高,较前一年增加2%。追根究柢,近年的半导体、电子业扩产与台商回流,使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加成为常态,未来几年也不会出现减缓趋势。 令人愤怒的是,经济部始终不愿意承认近年供电早已吃紧的事实,不但继续提高能源安全度偏低的气电占比,面对来自藻礁公投的压力时甚至还出言威胁,护礁挡三接会造成缺电,并可能导致台电重返燃煤并加重空污。
事实上,只要政府暂时放下非核家园的神主牌,让现有核电延役,眼前的问题立即迎刃而解,三接异地而建甚至缓建均无碍未来供电。国家能源主管机关不思弹性调整能源政策,只会想方设法干扰民众进行意志表达的公投,尸位素餐,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