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人文素养才是数位转型的关键(李学文)

(示意图/卢金足摄)

拜川普政府掀起美中贸易战及新冠肺炎造成产业断链之赐,近来业界最常聊的议题几乎都与数位转型有关,到处都开着类似的论坛,因缘我也被邀请参与一论坛。只见主持人介绍详尽,但与会者的提问经常是风马牛不相及,这让我很有感触,因为它反映出一般上班族的数位素养程度。无论企业如何摇旗呐喊数位转型,如果其员工对数位世界存在许多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那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大概在2006年左右吧,我负责为某财团法人设计微电影课程内容以及带领学生们分组实作。有一组学生的影音作品叫做「你我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内容大致上是描述两位上班族因为主管临时开会,所以必须互传档案合并在一起,却因为MSN出状况,会议时间到了,档案却无法合并成功。此时,主管过来询问,观众才发现两位上班族原来是同一办公室坐前后排的同事。此内容当然是在讽刺现代人被数位所制约,忘了数位化是为了能够提高效率才有意义。数位一直都是手段,目标都不外乎是提高效率,但造成无效率的通常都是人们的数位素养与认知,两位同事大可用实体方式分享档案即可达到最高效率,这根本与数不数位无关。

我们这一世代在职场工作,谁又不是必须经历从类比到数位的职场生态圈,无时无刻都在「数位转型」,从web1.0、2.0到3.0,从实体开会到利用icq、msn、line乃至于线上视讯会议,从储存在1.4 吋软碟到硬碟到云端储存,从实体行政流程到线上公文,从老媒体到新媒体行销等等,这里面已包括职场所需的即时沟通、会议文件传输、行政管理、邮件发送、数位储存与行销等功能了。

说实话,作为一般公司的管理这早已足够,如果有这样的数位认知,又怎会有人在疑问要为数位转型做什么准备?或是要买SAP还是ERP等软体来管理公司?难道上述的数位使用还无法满足一般公司的管理相关需求?难道小公司跟老板请个假或是申请一些文书工具还要购买一大套管理软体?这样不会因数位而更无效率吗?

我们这一代随时都得跟着时代而演化,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突然要做一个「数位转型」的「动作」?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云端运算。2010年是台湾云端运算元年。「云端运算」一词并不新鲜,但自从2006年3月亚马逊推出云端服务,2007年谷歌正式提出「云端运算」一词后,无论有关或无关的产业或领域都经常滥用「云端」一词,AI也类似,好像各行各业都要冠上一个AI才比较有价值。

如果不要将简单复杂化,数位转型简单的意思,就是不再受限于实体框架,要运用数位素养,以数位生态系的角度活用数位工具,思考工作、创意、管理、生活等与食衣住行育乐、生老病死相关的面向,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改造个人或企业使其更有效能及竞争力。数位转型只是企业需被改造的项目之一,却是站在资讯科技的本位角度而出发的改革,比起资讯面,其实企业人文面才是经营管理的关键,问题百出的人文加上数位 (转型)的加速,未必是好的结果。

人文面的议题是什么?企业过去成功的DNA为何到新时代反而变成拖累企业的沉疴,甚至经过多年都无法改善,为何企业找不到好人才?为何组织的人员流动率极高,增加庞大的隐形成本?为何公司始终因人设事,朝令夕改,以至目标模糊,事倍功半?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进步的阻碍,它们跟数位转型也没什么直接关系。简言之,能够找出真正原因并解决问题,不要说数位转型,什么创新及改造都有可能。另一个人文议题就是员工的数位素养了,要知道为何而用,不要为数位而数位。

我觉得对台湾整体经济而言,关键是产业升级,它远比个别企业数位转型更关乎宏旨,但这又是另一个更复杂的议题了。

(作者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