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中共征兵新制的目标(洪奇昌)
图为共军两栖重型合成旅「越海夺岛」联合登陆演练。(翻摄自央视军事)
台湾社会对于中国新修订发布、并于本月1日正式生效的《征兵工作条例》,引发了相当程度的推测与联想。由于此条例内容强调着重招募理工背景大专院校学生入伍,放宽大专院校可从所在地选拔学生入伍,甚至允许退役军人、尤其是海空军及火箭部队等科技兵种再次正式入伍。这些内容引发外界高度联想,认为修订的《条例》反映中国正为台海全面冲突做准备。
从时间和空间的宏观角度观之,中国调整征兵规范当然存在对台动武准备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美中战略竞争及东亚地缘政治紧张的格局下,北京在面对区域安全环境挑战下,对其军事人力配置进行必要的检视、盘点和提升。
一、提升动员:后勤与官兵素质是中国军改以来长期强调的重点目标。2016年初中共推动军改,在第一阶段中央军委内部改革阶段即成立国防动员部,同年9月再成立了直属于中央军委的联勤保障部队,足见中共在军队改革过程中,已体认到军事人力、物力、资源统整与投送在战争期间的重要性。而为了建设具备在高科技现代化战争下进行联合作战的军队,官兵的需求条件也从过去低学历的农村子弟,提高到以理工背景的大专院校为目标。
在过去几年间,为了确保军队动员能力、后勤物力及人才条件到位,中共已陆续发布相关法规条文赋予依据,例如2020年1月确定「两征两退」机制,将征兵与退役次数从一年一次,调整为上下学期一年各两次,配合各级学制以征召更多的大专院校学生。同年6月发布《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确定预备役由中央军委统一领导强化指挥决策,同时进一步完善后备的军兵种比例;同年初疫情爆发,中国军队投入武汉及全国地方抗疫期间,更使军队的医疗和物资投送能量成为军事之外的另一审视焦点。
二、俄乌战争的战况发展,警惕中国重新审视既有的军事配置是否有需要精进之处。在速战速决的情境中,战略、武器科技、官兵素质和训练等是决定战事成败走向的关键。然而一旦战况僵持,成为旷日废时的持久战,后勤补给和动员能量就成为支撑战力的重点。
2022年初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后不断出现后勤缺失,导致同年9月负责后勤的国防副部长布加柯夫遭撤换;而普丁也立即发布紧急动员令,但各地区却出现既有后备人员的资料过旧、纸本动员令无法送抵被动员者,以及执行过程混乱等状况,普丁也因此于2023年4月发布新的动员法令,改以电子征召令动员后备人员,且政府其他部门及大专院校日后须提供被动员者个人资料。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无法速战速决,以及在持久战过程中暴露出的动员及后勤等问题,皆成为中共军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警惕,「国家出兵务必确保能速战速决」,倘若无法达成,则必须确保在持久的境外作战中具备足够的动员与后勤能力。
俄乌战争除了成为中国的借镜外,亦提醒美国与亚太周边国家务实审视既有的军事合作内容。近期美国除了与台湾强化安全合作外,已与日本、韩国及菲律宾等盟友陆续深化既有军事同盟的内容。菲律宾于今年2月正式允许美军使用4个新的菲国基地,4月双方举办史上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本月3日双方共同发表《防卫共同准则》(Bilateral Defence Guidelines)。东北亚的日本去年12月公布军备扩充计划,预计于2027年国防开支将增加1倍。甚至在今年1月美日安全合作扩展到太空,并建立海陆机动部队。韩国去年11月整合太空作战部队,美国太空军在韩国成立司令部,韩国总统尹锡悦更于今年4月底与拜登达成共识,允许美方在韩国派驻核子潜舰,以吓阻北韩。 由上可知,重新审视自我军事发展及与盟邦间军事相关合作内容的国家,不只是中国,日本、菲律宾和韩国等周边国家当前亦积极全盘评估既有军力建设、训练及合作的内容。尤其是韩国,面对陆疆接壤的北韩,即便有美国安全同盟,迄今韩国仍贯彻「减免役期条件严苛的全民征兵制」,即是反映后备训练与动员是国家展现吓阻最重要的方式。
综上而论,中共近期新修订的《征兵工作条例》及规范其目的并不仅是为了对台用兵,更有其中程建军的目标。但从建军备战的角度观之,面对转趋「务实谨慎建军备战的人民解放军」,台湾处於潜在冲突的第一线,必须更加强化后备能量加以因应。
后备动员不但是战时维系抵抗能量的关键,更是平时展现吓阻的手段。因此,蔡总统将义务役从4个月延长至1年的兵役改革,虽是困难的决策,却是必要而合理的决定。随着我兵役改革政策将于2024年生效,台湾防卫的能力可望进一步强化吓阻能量,以确保台海周边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