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客观理解葛来仪的吓阻策略(洪奇昌)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图/中央社资料照片)

美国《外交事务》在今年11月30日刊出「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主任葛来仪、康乃尔大学政治学教授白洁曦,及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柯庆生3名重量级美中关系学者的联名文章,「Taiwan and the True Sources of Deterrence」〈台湾与吓阻策略的真正源头〉。文章发表后,国内许多媒体将这篇文章的焦点放在「赖清德应该废除《台独党纲》」,却忽略了文中真正关心的重点所在。

〈台湾与吓阻策略的真正源头〉一文的理论基础,是诺贝尔经济学家Thomas Schelling的动态与多次重复的不合作赛局。基于Schelling的理论,「台湾与吓阻策略」一文旨在探讨在赛局中的参与者,要如何透过「有效的吓阻」,从短期冲突走向长期合作的双赢。

针对两岸、美中乃至美中台三方的紧张关系,学者们提出,目前美中台仅着重于「如何威慑」,却忽略了有效的威慑必须伴随着有效的保证。

在文中,学者们针对美中台三方其实各有所呼吁:学者们在呼吁赖清德应废除《台独党纲》的同时,也呼吁中国应该重新调整《反分裂国家法》中的措辞,要求中国保证「只要台湾不追求独立,北京就不会使用武力」;对于美国,学者们也指出拜登政府应该再提出一份更全面、级别更高的声明以阐述其「一中政策」,并表明美国会接受两岸双方经由和平协议后达成的「任何结果」。

学者们预设的「冲突解决」是建立在和平的「两岸维持现状」前提下。根据10月公布的《远见民意研究调查》,台湾人民支持「两岸维持现状」的立场创下新高,来到59.5%。由此可见,经历蔡总统7年的执政,台湾已形成「维持现状」、坚持国家主权与民主价值的主流民意。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赖清德也已经多次强调及承诺,会维持蔡英文的两岸路线。但我们要追问的是:两岸和平,如果是建立在维持现状之下,中国会接受这个「现状」吗?

有效的吓阻确实应伴随着有效且可靠的保证。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份保证是建立在某种默契下的相互信任。然而在美中台关系中,谁是那个最容易引发「信任危机」的角色?台湾能够形成「维持现状」的最大公约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战争的成本」大于「不战争的成本」;而目前在「不战争」的状况下,台湾能够维持目前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因此民意也显示出,愿意不惜一战也要支持台湾独立(改变现状)的群众比例正在减少。但如果有一天,台湾自由民主的「现状」因为任何因素而面临变动,那「维持现状」还会是台湾社会的共识吗?而美中台三方,谁又最可能是破坏这个现况的「搅局者」?

动态的关系中,任何一方的举措都会引发赛局中参与者的猜测与动作。我们担忧的是,即便美国与台湾愿意率先做出保证以建立信任,那中国是否有可能接受这份善意,并做出相对应的保证?建立信任是美中台三方的共同责任。没有人会否认,比起武力威慑与放话警告,对话与交流永远是降低风险的最佳解方。

我们注意到,在〈台湾与吓阻策略的真正源头〉刊出的同一天,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赖清德在论坛上针对两岸议题表示,「只要中国对等尊严交流,我当总统永远敞开两岸大门」。

我们期待,美中台领袖共同承担台海和平稳定的责任,正面对待彼此释出的善意,以期逐步建立美中台之间善意的螺旋,不只是控制风险,更要化解风险。

(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