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分装饲料」易混入不明物、变质! 北市动保处:不建议购买

市面贩售许多自行分装的饲料。(图/新北市动保处提供)

记者黄巧雯/采访报导

市面上充斥的各式各样包装的饲料,有些宠物店会将量贩包的饲料拆开,自己分装小包装出来贩售,看似便宜又方便的行销方式,但其实暗藏许多危机,像是分装过程可能导致品质受潮、混入不明厂牌的饲料。对此,台北市动保处表示,不建议购买分装饲料,消费者应避免为了省小钱,而让宠物面临健康疑虑。►ETtoday宠物云有IG了,来追踪我吧!

市面或网路上经常看到有店家贩售自行分装的小包装饲料,上面仅写出品牌名称及自行加印保存期限,消费者必须承担许多风险。像是包装内容物是否为该厂牌饲料?是否会混入不明饲料?店家分装过程的环境是否干燥无污染?保存期限是否遵照产品标示?若宠物吃出问题,责任归属是在制造商或分装的店家,皆难以厘清,因此容易出现纠纷还被踢皮球

「有店家则会自行在分装袋上撰写,适合某些疾病食用,例如肾脏病病猫专用,此举涉及到医疗行为,视为违法。」台北市动保处防疫检疫代理组长卢泰志补充,动保处检验内容会以原厂牌完整包装饲料为主,主要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重金属黄曲毒素等。

卢泰志解释,动保处针对零散业者所贩售的分装饲料较少抽查,对于分装饲料的品质较难以把关,因此建议饲主挑选完整标示、来源明确的原包装饲料,并遵照产品标示内容来食用与保存,依照宠物食用速度来决定购买饲料包装的大小,拆封尽速食用完毕,不要贪小便宜,为了省小钱而赔上宠物的健康。

▲台北市动保处建议饲主,购买原厂牌包装的饲料较无品质疑虑。(图/达志示意图

目前《动保法》并未规定明确规范出饲料分装贩售的办法,不论店家或个人将饲料分装贩售,将视为企业经营者,应遵照消费者保护法第七条,确保该商品或服务,符合当时科技或专业水准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

另外,根据《动物保护法》第22-5条规定,宠物食品应以中文及通用符号,完整标示以下资讯,并查核宠物食品之标示、宣传广告,不得有不实、夸张或易生误解之情形,即便是店家取得原厂饲料商的同意,可自行分装饲料,仍须在包装袋附上以下标示:

1. 完整品名2. 净重容量、数量或度量3. 主要原料添加物名称4. 营养成分及含量5. 有效日期或制造日期6. 保存期限或制造日期7. 适用宠物种类、方法及其他应注意事项

中兴大学动物科学系李滋泰教授表示,分装饲料这个行为本身无法界定好坏,饲主要考量的是,店家分装的环境是否通风,饲料碰到空气可能会氧化,品管必须加强,「大包装对消费者来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到底分装好或不好,需要考量品管,大包装容易吃不完或是宠物要吃很久,加上有些人自己不会保存,新鲜程度会减半,可能造成微生物滋生。」

最好的方式,还是依照宠物食用量去购买需要的包装大小,保存时不要潮湿、阳光曝晒,放置适当的环境,要在限使用完毕。由于饲料种类太多,有些犬猫饲料含有谷物水果类,可能会更容易发霉,若是有水分含量高的食品,需要放置冰箱冷藏,相对降低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