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孝玮/台海风云起 全募兵与后备动员足堪御敌?
▲台湾后备战力需时长久以来遭到质疑。(图/翻摄国防部后备指挥部脸书)
●施孝玮/军情与航空网站主编
蔡总统第二任期开始后,华府与北京之间的摩擦愈加全面化。由于前一年香港情势的变化,促成华府对北京改采强硬立场,同时在大陆东南沿海的美军动态,频率愈密集、架次愈增加。
虽然目前西太平洋华府与北京间并无立即爆发军事冲突的迹象,且现下状况也与美国11月总统大选相关。但在美中摩擦之际,北京不愿与华府提升矛盾的前提,台湾却也成为北京的减压阀。也让台湾此时真确思考与面对,长久由美国对我方防务上两大罩门:后备战力与兵役制度。
后备战力不只美方怀疑,相信当过兵的退伍人员每个都怀疑。退伍军人动员召集分成两种,分别是点阅召集和教育召集,简称点召和教召。点召仅为半天,教召为一周,但自民国110年起要改为2周,且计划在退伍8年内召集4次改为退伍12-17年内未除役的退伍军人,都会纳为教召对象,确切的对象和细节将在两个月内研议。
现役军人不论是志愿役或义务役,包含现在的军事训练役,退伍后除役前都要纳入后备军人动员体系。后备军人会依照其专长与军阶,编成后备部队。后备部队会有动员编号,教育召集就依照动员编号进行召集。
不仅是退伍军人纳编于后备部队,连车辆与机具也有。例如车辆行照上会有一栏动员注记,一般自小客车没有,但是货车、客运车都会有动员编号。
美方长期诟病台湾的后备战力,教召选召的原则是新退先召,也就是越接近退伍越容易收到教召令。以现在的制度来说,教召一周7天,扣掉第一天报到和最后一天解召,实际作业天数五天。7天内后备军士官和食勤兵会先报到,将部队基本架构建立起来。紧接着第2天一般后备士官兵报到,紧接着3天从枪械的基本大部分解和战场战术动作要重新训练,第六天打靶后,第7天就解召了。
7天内后备官兵连枪械的归零射击都还没做好,实弹射击成绩可想而知。
当然部分具技术性的后备部队,例如砲兵在近几年的汉光演习都有实际参与,和过去一般后备部队多部署在海边迎战登陆敌军的后备步兵部队相比,的确是高难度的后备部队表现了。
未来教召延长到14天后,不仅要接训志愿役退伍人员,也要接训国防训练役,但显然原本7天的作业量,分摊到14天后,效果,嗯,大家心里有数…….
兵制是台湾防卫的另一大罩门。实施全募兵后,部队永远有「计划性缺员」。国军目前员额是21.5万,但实际并不及这数字。特别是部分野战部队。
国军在实施募兵制后,将兵制改回征募并行的呼声一直不断。很多人将全募兵归责于马前总统,我颇不认为如此。马前总统采行全募兵制的重要「基础」是由陈前总统缩短到一年期的义务役制,这一年的义务役扣掉高中大学军训和新训,大概只有9个月的役期,再扣掉兵科学校专业训练,大概只有半年可用,基本上可视为「无效战力」,因此马前总统决定釜底抽薪,干脆改采全募兵制,立意良善但是台湾的社会完全没有支撑基础。
现在面对左岸的军事压力,许多民调都显示台湾人愿意为保家卫国而战。但是吊诡的是多份民调也显示网路世代对于服兵役以保卫台湾这件事情,越年轻的族群越显现「支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但不愿意当兵」的矛盾情结。
▲民调显示,国人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比例逐渐升高。(图/军闻社)
征兵的确可在短期内扩大国军地面部队规模,集中全志愿役人员专注于技术职务的优点,而且要2年兵才能显现效果。
但是以国军的文化和部队经营方式,义务役人员,特别在为数最多的地面部队,时间运用极无效率,从国家人力运用的角度而言,不是效能最高的人力运用。如果采行恢复2年义务役,就必须做到公平,在义务役架构下高素质人力的确有浪费时间之实。
这也是国防部此时推出强化教召的原因,希望借由每年教召加倍时间以弥补人力不足并强化后备战力,又不需重回2年制义务役的方法,但是难度很高啊………。
热门推荐》
►王志鹏/政府强化征兵 先从大学军训开始
►黄竣民/恢复「征兵制」 男女「役」起来?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