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竣民/恢复「征兵制」 男女「役」起来?
▲替代役施行以来,已列管超过30万人,但这些被召训的比率平均仅2.2%,也能算战力?(图/翻摄维基百科/玄史生摄)
近期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并已成为国际间关注的焦点,而中共军机的扰台频率大增,已迫使我国空军执行空中战巡的架次骤然提升,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是去年全年度总和的2.3倍(达到4,132架次)。
目前美国选战正进入白热化的最后一个月,而解放军的动作并未减缓,预估空中战巡的这个数字还会再创新高。但这些看似紧张关系的背后,反而让一些原本在国内社会已经冷却的军事议题,也连动地被炒作起来,其中最火热的就属兵役制度是否又到了该调整的地步。
我国自从2003年立法院通过志愿士兵服役条例修正案后,正式确立朝向以「志愿役」为主的兵役体制,中间经过十余年的过渡时期,这期间也已经历任过不同政党的三军统帅,但推动起来依然举步维艰。不过日前国防部宣称,国军将在今年年底可达90%的募兵制推动人力计划最终目标,完成募兵制转型任务。
这种经过精心美化过的数字,对一般人而言除了无感以外,或许只是为了应付国会的监督,减少被抨击的机会罢了。回顾募兵制这样的目标人力,早就该于2014年年底达成,此期间嗣因国防部预判无法如期达成目标,经3度展延募兵制的执行期程,那先前那些拍着胸脯挂保证的部长是在拍好玩的吗?
▲艰苦单位的招募压力,只有部队承办人员知道。(图/翻摄解读国军军事新闻FB)
社会上谁会不知道台湾募兵几乎已经募到走火入魔的程度,为了「抢人」、「留人」的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些调降的筛选门槛主要包括:报考上限由26岁提高到32岁;放宽身体纹身面积到长宽不超过5公分;接受有轻微犯罪前科人员报考士官、士兵;士官兵报考军官,放宽到仅需最近一年成绩甲等;取消士官培训班的中文、英文科目测验;现役士官参加十周短期训练即可转任军官;删除大学储备军官学业、操行成绩等甄选条件;学生甄选的军训成绩门槛降低到60分等。
在这达标数字的背后,其实只是凸显国军陷入人员招募上的困境,所以只能「谁来皆收」、「宁烂勿缺」来暂时满足缺员的窘状能对外交差就好,这与当初推动全募兵制时所画的大饼;「量适、质精、战力强」的目标显然背离过大。
为何全募兵制会一直无法达标,除了反映出从军并非时下青年所渴望的选项,即便军队开出了许多高于民间公司的薪资条件当诱因,却只造成另一种服役心态的涌现,也间接徒增部队在管理上的困扰,这些从部队不断肇生的案例即可看出端倪。
日前有民意代表抛出恢复征兵制的议题,而且应该不分男女「全民皆兵」,随即引发多方论战。目前《兵役法》中的确只规定男性服役的义务,或许在现今这个强调「男女平等」意识的时代潮流下,这样的法律凸显出有检讨修正的需求,但国内情势真的是如此吗?
▲尽管新增12项「留营慰助金」等勤务的加给,让国军留营率逼近8成,但陆军艰苦的野战部队依旧闹缺兵荒。(图/中华民国陆军)
毕竟理想是完美,但现实却是很残酷!当前国军兵员中的女性官士兵员额已经超过总兵力的12%,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中,如果还在谈论2016年时数千人在国发会「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所发起「女生为何不用当兵」的老案子,似乎有着今夕是何夕的悲哀。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再继续绕着这议题上打转,因为女性志愿役生理性别的差异,所以部份服勤条件及人身安全考量,必须与同单位内的男性志愿役不同,甚至会让人觉得对女性比较优待,因此目前国内的服役环境是否能容纳「男女皆兵」,而在战场又是否能够发挥出更高的战斗力,这些都是对部队长的一大考验。
至于部队长真敢实现「同工同酬」的男女平等目标?其实去问问同单位的男性官士兵就会有答案了!不然那些男兵的抱怨是假的?假设战场上的子弹可以智慧到区分出性别,那么国军就继续放胆无止境地让女性官士兵提高在总兵力的百分比也无所谓啊!
▲女性官士兵已占国军的总兵力超过12%,而且还在上升中,此种状况是喜,还是忧?(图/青年日报)
瞧瞧最近的一则民调,目前超过6成的受访民众支持台湾恢复征兵制,好让台湾有更多的兵源保卫台湾;也有一半受访者认为在恢复征兵制的同时,应该要实行「男女都服兵役」的全民皆兵制…。但答题者的身份、态度、意愿…都是问题,仿佛只是上演一出「诅咒给别人死」的闹剧而已。
对照国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报告,当国军为了维持住能看的留营率数字,陆续已经巧立名目创立12项「留营慰助金」等勤务的加给,好让留营率逼近8成;但为何其他军种的部队都不缺兵员,唯独总被奚落是「家大业大」的陆军,其艰苦的野战部队却总是缺员?
▲经过20余年的组织调整与兵力裁减,国军目前的训能与训量早已大幅萎缩。(图/国防部提供)
另一方面检视台湾2021年度的国防预算,总计3,668亿元当中的人员维持费已逼近1,700亿元大关,除了连年屡创新高外,光是人事维持费就占了全部国防预算接近一半的额度,间接排挤到作业维持费和军事投资这两大部分的预算,如此畸形的作法实属正常吗?
暂且不论现在的部队是何种模样,营舍条件、干部素质、训练场地、训练能量…等软、硬体设施在荒废十余年之后,如果在非战时期要再重新启用的代价要付出多少?万一启用后这个制度又只是要维持多久?如果当初推行全志愿役只是政客与国防部妥协下的产物,那环顾当前的国内情势,即便有恶邻居不断在门口舞刀弄枪,政客或民代们会愿意甘冒选票流失的风险,去将废除的义务役制度重新再恢复回来吗?
尤其是在目前几乎是完全执政的一党独大状况下,要强行推动任何的议案应该都不是件困难的事;更何况这是攸关全岛2千多万人的安全问题,理当更有全速绿灯加速通过的迫切性才是,但现在看到岛上的实况,有符合这样所谓的「民意」或「民调」吗?
▲现在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能否堪用,从训练的成效上级可看出端倪。(图/花防部)
真要「抗中保台」,理论上是该男女「役」起来无误,但现状却是「民调喊得震天响,招募中心没人来」的怪现象。在这个国家,或许「爱国」是一回事;「从军」又是另一回事。毕竟爱国可以透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方式去呈现,但那些对键盘充满热情、爱呛声要跟敌人拼输赢的有为青年,却反而竭尽所能地逃避从军抗敌这种最直接的报国机会,想一想这倒也是岛上的一绝吧!
热门推荐》
►黄竣民/国军提振军心士气非得靠「将官制造机」?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