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别怕「3C瘾」! 看懂虚拟与真实的世界

图、文/大块文化

我们发现,在两岁以前的主要照顾者常常更换的话,或者,主要照顾的人,不能去体会孩童的需要而随时给予满足的时候孩子的自我,可能会受到压抑。在这样的依附关系中,如果父母亲可以持续跟孩子建立很好的依附关系,而不会因为父母亲让孩子独自玩电脑,而忽略一个当父母亲的责任

如果当父母亲看到孩子使用电脑玩得不亦乐乎时,于是决定就把手机或是平板交给小孩,让电脑代替爸妈角色,这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因为到时候──可以控制小孩的不是你,而是电脑!可以教导事情、知识给孩子的,也是电脑!跟他有稳定友谊关系的,还是电脑!

妈妈们在痛恨妳的另一半,整天只与电脑为伍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把电脑交给了孩子,那绝对不要日后抱怨,妳又创造了一个陌生家人。我们提到了学习之火,孩子越早使用网路,越早习惯感官刺激的网路世界,父母亲讲的话,就会不太引人注意,所以孩子跟你的互动中,只会问你的是:「我的电脑呢?」 「我什么时候可以用电脑?」

两岁以后,孩子开始会迈步向前,透过不断的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建立起一个独立的自我,他开始学会和爸妈争论,开始不再牵爸妈的手,这时候如果网路取代父母成为他们很重要的依附关系,那爸妈对他们的重要性就瞬间滑落,以后的教养产生很大困难,以前孩子会从触摸身边的世界而知道这世界长什么样子。自我的个体环境互动后的结果,对现实世界真实感的建立,以及现实与虚幻界线的分隔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简介: 叶启斌 现任: 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部主任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专科医师 台湾老人精神医学专科医师 青少年医学暨保健学会理事 台湾心智健康协会理事长

内容简介

网路绵延伸展无远弗届,铺陈了一个你我未曾经历过的世界;人们虚拟环境感觉实在,反而在现实环境中陌生遥远。没人会把「网路上瘾」与「毒品上瘾」相连结,但要戒网路上瘾,何其痛苦挣扎……这样天南地北穿梭网路间,对我们认知功能会有什么影响?你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吗?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在婴儿时期,就有机会滑手机了,到底这样的影响是甚么?我们有能力抗拒这股科技势力吗?失控的网路海啸奔腾、袭卷千门万户,你家,也是网路受灾户吗?多少孩子为了上网引爆亲子冲突对立;多少年轻人满腔热血,却沦为别有用心人操弄摆布的棋子;多少另一半,小三、小王,藏在云端中缠绵放闪……

当网路铺天盖地,几乎无恐不入的介入大人小孩的生活,多少人因网路成瘾而沉沦、难以自拔。身受其害的朋友,如何突破重围,自制的主导网路使用,就看我们该如「驾驭」网路;而不被网路所捆绑、退无可退。

出版社:大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