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肥胖影响新冠疫苗反应

研究发现,肥胖者确实有显著较低的抗体反应,且年轻人比年长者的抗体反应高。(示意图/shutterstock)

研究人员在疫苗接种门诊招募了124 名严重肥胖(年龄> 18 岁,BMI ≧ 40)的疫苗接种者,与66 名正常体重的对照组(年龄> 18 岁,BMI 介于18.5-24.9)。严重肥胖的患者接受两剂BNT或科兴疫苗,血液中新冠病毒棘蛋白抗体浓度都明显比体重正常的对照组低。

反观若是先前感染过新冠病毒,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部分参与者,血清抗体浓度在正常体重者与肥胖者之间则没有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不论是2003 年的SARS,或是现今的新冠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反应与病情严重程度皆会呈正相关,而肥胖者中重症居多时,所造成较高的抗体就弥补了原先反应不良的现象。

另一方面,BNT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测试,也特别在接种第一剂后,探讨肥胖与抗体反应的关系。研究发现,肥胖者确实有显著较低的抗体反应,且年轻人比年长者的抗体反应高。若是控制了年龄这个因子,肥胖者的抗体仍然显著较低。

这样的结论也与义大利的研究结论相呼应。不过这组研究是以中枢肥胖当作指标,研究人员发现有中枢肥胖、高血压、抽烟习惯者,接种mRNA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浓度较低。依据此研究结论,同一组研究人员再进行一个介入式研究,测试肥胖者对疫苗反应不良的状况,探讨可从何加以改善。他们针对招募的21 名疫苗接种者,在两次mRNA疫苗接种前一周至一周后,给予低热量、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指引,评估饮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抗新冠病毒的棘蛋白抗体效价,评估细胞免疫反应。

测试结果发现,患者体重减轻了约10%,代谢指数也随着改善。不过中枢肥胖的改善,虽提升原本较差的抗体免疫反应,但未达统计意义。此外,随着体重减轻,还同步提升了与细胞免疫相关的因子,如干扰素γ-2 的增加。同时血糖降低和较高的干扰素γ-1 之间也有相关性,而干扰素γ 是疫苗免疫反应很重要的帮手。

结论是,肥胖者对新冠病毒mRNA疫苗反应较差的问题,因体重减轻和代谢改善,可能获得改变,甚至逆转。

我们需要以行动解决肥胖问题

肥胖是因为饮食摄取的能量超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长期累积而来的。不过肥胖的复杂病因不仅限于暴饮暴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疾病混合了遗传、生理、心理、环境、政治和社会等因素所构成的复杂导因,如我们熟知的廉价、高热量、富含脂肪的加工食品和劳动力需求下降的现代生活,已被公认为可能的环境因素,造成了人们易发胖的时代趋势。

此外,常用药物包括类固醇和一些抗忧郁药,以及内分泌干扰、睡眠不足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因素,都是与肥胖相关的因子。甚至戒烟也是造成肥胖大流行的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呼吁大家不要戒烟),因为体重增加是戒烟常见的「副作用」,如不稍加控制,很容易就会变成肥胖族群。

导致肥胖的因素相当多元,通常难以互相抵消,比如说某些肥胖患者明明已经很努力控制饮食,还搭配运动,但体重不减反增,这很有可能就是病患本身除了饮食外,还有其他导致肥胖的因素,如服用抗忧郁药物。科学界对肥胖的研究已累积相当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对于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的全球趋势,显然还未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是否可以借由历经新冠疫情的威胁,而让普罗大众对肥胖有重新的认识与更深的理解,进而产生行动,这是对人类智慧的一大测试与考验。所谓行动,必须包括个人、家庭、职场、社会、国家政策等整体大环境的改善,而且要从养成孩子的健康生活模式开始做起。否则现在的肥胖儿童族群,就是未来的肥胖成人。

(本文摘自《从一个没有名字的病开始》/商周)

【内容简介】回到二○一九年末,身在台湾的我们,恐怕很难想像,日子即将全然改变。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都将被口罩盖上、被酒精浸润。

新冠疫情是一出歹戏拖棚的病毒变异大竞赛。原本预期疫苗上市、接种疫苗、疫情结束,一切回归正常。但新的变异株一次又一次出现,我们只能不断调整目标和行动。

本书是一个台湾的流行病学专家,用台湾这片土地的语言所写。集合疫情期间,全球科学界对病毒、疫苗、免疫反应、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公卫专业的解读,层层为大众的防疫知识打钉固桩:

․「极权防疫」 与「民主防疫」,差别在哪里?

․新冠病毒是人造的,还是源于自然的蝙蝠病毒?

․Omicron将成为在地化季节性呼吸道感染症,长期与人类共存!

․重复感染提供在地化疫情的平衡与稳定!

․综合免疫为你做好准备,对付下一个变异株!

․疫苗刺激免疫反应,怎么做让疫苗反应更好?

․长新冠是什么?谁容易有长新冠?怎么治?好得了吗?

․益生菌和维生素D是对抗病毒的神奇疗方!

科技,还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杜绝再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人类历经灾难的知识成长,可以是防疫最有效的武器。随着新冠疫情结束,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前瞻性、永续性的思维,重建已经被我们破坏的一切?

【作者简介】何美乡

台湾流行病学专家、内科传染病科医师。

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曾任中研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主委召集人、生物安全委员会召集人、生医所研究员(2015年退休)。

台湾首位参与美国疫情调查服务队的流行疾病学专家,曾于SARS期间率先进入和平医院,协助控制疫情。

高中毕业后赴美国就读大学、攻取医学博士。因立志到第三世界行医,进一步至哈佛大学钻研公共卫生,曾任美国疾病管制局疫情调查员,多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短期顾问。

协助国光生技成功开发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国内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获颁行政院2011年杰出科技贡献奖。

现任台湾疫苗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素食营养协会常务理事、台湾健康服务协会志工兼荣誉理事长、其他环保团体志工。

《从一个没有名字的病开始》/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