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用深呼吸调节自律神经 不要再忽略这件事
现代人生活紧凑,一刻不得闲,吐气正好可以提供一个休息的机会,让所有身体机能补充能量,再出发。(示意图/shutterstock)
我们都知道,自律神经与情绪有关,事实上,呼吸也是。吸气时,交感神经较活络,呼气时,副交感神经较活络。我们可以借由呼吸,来调节自律神经。
一般说来,自律神经失调患者,大多呈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这时候,缓慢呼吸,并加长呼气的时间,能让身体获得放松,解除因压力过大,造成的交感神经过度活络问题,渐渐地,自律神经便能回复到协调状态。
在深呼吸的练习中,要特别提的是──大家都很忽略的吐气。
说到深呼吸,许多人都从吸气开始,通常是吸得多、吐得少。想要真正放松身心,一定得学会慢慢吐气。
根据实验证明,人的脑波跳动,由低至高可分为四个频率带:δ波(delta,无意识)、θ波(theta,潜意识)、α波(alpha,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β波(beta,意识)。当我们的感官不断运作时,脑波呈现高跳动率的β波,当身心感到安定,呈现α波,全然放松时,会进入到θ波,熟睡时可进入到δ波。
现代人生活紧凑,一刻不得闲,吐气正好可以提供一个休息的机会,让所有身体机能补充能量,再出发。
吐气的时候,副交感神经较活泼,身心呈现放松状态,透过缓慢的呼吸,我们能让脑波从忙碌的β波,转换到安定的α波。借由α波大量的产生,我们能释放无形压力,让身心灵获得养份,进而激发内在潜能跟灵感。
吐气能增加身体的柔软度,让身体更放松;缓慢吐气,可以排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健康更有助益。建议各位在进行腹部呼吸的时候,把握「缓慢原则」,尽可能让吐气的速度跟时间拉长。
(本文摘自《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经》/柿子文化)
【内容简介】
台湾约有92万名被自律神经失调所困,但确诊病患仅有1万人左右,你或你的亲友也可能是其中之一!
「自律神经失调」专家──郭育祥医师,拥有多年的研究及看诊经验,教你认识本世纪最大、也最摸不定的健康杀手──自律神经失调;从病因、病症、迷思到预防、自愈的方法,最完整且实用的健康资讯一次到位,就算你没有办法控制你的「自律神经」,也可以引导它乖乖的不作怪!
□自律神经失调所导致的症状天差地远,所造成的影响与程度也无法一概而论。
□有1/2到1/3的病患自律神经失调症病患,是在其他各科中检查不出病因或原因不明的。
□自律神经失调造成的器官不适不一定会持续很久,且症状会转移,也常各种症状重叠出现。
□自律神经与免疫力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除了长期的压力,性格通常也是造成人们自律神经失调的关键因素。
□你知道吗?「太闲」也会导致自律神经失调。
□当我们的本能反应长期被压抑,会使下视丘与自律神经的配合紊乱,引发自律神经失调。
□罹患自律神经失调的人,多有一个共通点──「不懂得玩乐」的「工作狂」。
□自律神经失调是生理出问题,它不等于忧郁症。
□「失眠」是自律神经失调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
□自律神经失调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缓解期」与「保养期」
□借由有意识地改变呼吸的节奏和深度,能帮助自律神经的平衡。
精神科名医「预防+自疗」的自律神经保健圣经,
让你大小毛病自然好……
□8大「Q & A」,最完整、易懂的互动式分析回答,轻松认识自律神经失调
□7个「和你想的不一样」,修正对自律神经失调的错误观念,避免延宕、加重病情
□4篇「中医怎么说」单元,让你中西并用,全方位剖析自律神经的问题,双管齐下调养身心
□8个放松身心小秘诀+正确呼吸4撇步,平衡自律神经又长寿
□3大关键饮食──抗氧化食物、提升免疫力食物、快乐食物,吃出健康不失调
【作者简介】
郭育祥
郭育祥诊所院长
中华民国自律神经失调症协会理事长
经历
早安健康专栏作家
国际AAPB心理生理及生理回馈协会会员
美国A4M抗老化医学会会员
美国肥胖医学会TOS会员
前嘉义基督教医院主治医师
中华民国精神科专科医师
专长
自律神经失调症、肥胖症
学历
阳明医学院医学系毕业
《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经》/柿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