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选》掌握情绪维度 八要点让你不失控

有时候,我们懂得如何对自己宽容、未来看似是友善的,我们可以承受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可以原谅自己以前的过错。(示意图/shutterstock)

我们是情绪的动物,也就是说,身为人类,我们对自身价值的感觉很容易出现异常波动,而且这种情况远比我们愿意接受和有时候意识到的还严重。

有时候,我们懂得如何对自己宽容、未来看似是友善的,我们可以承受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可以原谅自己以前的过错。然后,在其他时候,我们情绪低落,为自己所做的多数事情感到悲痛,认为自己是上天鄙视的目标,我们觉得不配、内疚、无力,且正在走向报应和不幸。

要掌握我们情绪转变的原因,其实很难。由活力和希望起始的一天,可以在午餐时以陷入自我憎恨和伤心流泪告终。就算我们最后有转弯朝更好事物前进的确定感,这种感觉也很快就会被「我们是个宇宙错误」的确定性给取代。

我们显然永远无法阻止自己的情绪出现变化,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控管自身情绪变化,这样子我们低潮时的情绪起伏可以小一点,也可以更能控制悲伤,然后在自己眼中,我们的善变也就不那么令人可耻了。

以下几点皆与我们反复无常的情绪有关,或许我们应该学着对它们铭记在心。

❶意识到我们的脆弱

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情绪有多脆弱,很容易被所谓的「小事」干扰。我们是个极端敏感的物种,但这敏感也具有决定性;我们不应该期望一方面能欣赏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咏叹调或林布兰(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自画像,一方面却又不去烦恼爱人闷闷不乐的样子或潜在客户交谈时略显疏离的目光。

我们不应该因为脸皮很薄而责备自己,应该要调整自己,以适应我们卓越的「经验开放性」 的全部结果。

❷修正我们的社交生活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身边某些人虽然自称为我们的朋友,但对我们的情绪影响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善意的外表下,有些人带着潜在敌意、极大的竞争心态、自私的歇斯底里或自命不凡的道德主义。开始当自己的朋友,代表着学会去判别究竟是哪些人让我们觉得愤怒、气馁或沮丧,并将他们从我们的社交生活之中剔除。

❸会安慰人的友谊

心情不好时,有人适当地陪伴是最好的安慰—知道如何让我们安心、相信会难过是意料中之事,还有就算我们犯了错,也永远会有人怜惜

我们。

被安慰的灵魂会得到宽恕、会憎恨自己,但也能学会如何嘲笑生而为人的荒谬。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在他们面前表露心情不好时,他们知道如何优雅地迈出友谊最重要的下一步—例如:说出一、两个他们自己心情不好的故事。

❹是身体的缘故

令人抓狂的是,我们情绪转变的部分原因与身体有关。但不得不去接受我们对自己和对自身生活的看法,可能取决于身体因素—睡了多久、喝了多少水、正与什么疾病奋战—其实很丢脸。所以我们可能会坚决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必须完全是理智的产物。

有个较明智的解释是—大部分我们思考过的事,在某些方面是取决于身体中发生的特定事件。在某些时候,事情并不是在说:「一切都结束了,而我们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而其实只是我们需要躺个一小时,或是赶快喝杯柳橙汁。

❺忽视情绪

情绪是傲慢、专横的东西。它们会冒出头来,坚持它是在跟我们说明自己的身分和前景的必然状况—也许是我们的恋情永远不会有结果;或者工作状况无法修正。

尽管如此,我们总是可以选择主张它们只是虚张声势;察觉到它们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状态,却傲慢地假装是我们的全部;而且我们可以鼓起勇气礼貌地忽视它们,并改变话题。

如此一来我们可能会察觉到,但不会屈服于某种情绪,并将之与我们清醒的自我拉开一点距离。有时候,我们甚至能做出某种情绪要求我们不要做的事—不因为害羞就不去见某人、真的露面而非只是妄想、出去走走而非仅仅在家窝着。

❻让情绪成为历史

我们的悲伤情绪强烈暗示它们与我们面前的事物有关,但很多时候,它们之所以会存在,其实主要是因为困苦过往的症状。它们源于对我们身边的人的投射记忆,很久以前,身边这些人以特别权威的态度告诉我们:我们不好、我们会失败、我们应该以自己为耻、灾难就在眼前。我们应该学会让这些声音成为历史,并与眼前值得相信的意见区分开来。

情绪不好的原因,更多是与需要充分哀悼的过去有关,而不是害怕未来的理由。

❼善意的小灯

当我们被黑暗情绪震撼时,应该努力保持一点光亮。

头脑清醒和自我仁慈的光芒可以告诉我们,就算突然爆发的情绪坚持不要那样做,但我们才不怕,我们并没有做什么不可原谅的事,而且有权利那么做。

我们可以努力为自己点亮一盏善意的小灯,直到更亮的太阳准备好再次升起。

❽什么事都会过去

难过的情绪不仅会坚持自己是对的,还会试图说服我们它们是永远存在的。

然而,我们的自我意识是自然流动的,不管是现实上或暗喻里的说法,我们很大部分是水组成的。

我们不应该让错误的永恒观念徒增自己的伤感。虽然我们可能无法转变情绪,但至少可以辨识它们的本质,并且明白就先知无价的话语来说,在时间的帮忙下,什么事都会过去……。

125-130

在我们的养成过程中,有个部分很令人困惑—我们情绪的成熟度,不一定或不会自动跟上身体的发育程度。

我们可以外表看起来是五十五岁,但就冲动和习惯的沟通方式来看,仿佛只有四岁半,就好像我们可能身体已经初具成年人的样子,但情感上却还是一张白纸。

为了评估我们和其他人的情绪成熟度,可以只用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快速直达核心,取得我们潜意识里的情绪「年龄」—

当我们的情感依附者让我们沮丧、失望、犹疑不定或迷惘不安时,我们有什么特殊的回应方式?

以下三种反应可以测出情绪不成熟的状态(根据自己的程度,以一至十分打分数):

❶我们可能会闷闷不乐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觉得很烦,同时拒绝向导致我们变成这样的人说明可能的原因。

这让我们太没面子,也太打击我们的自尊。我们的心理太过脆弱,不想让人知道自己被击垮了。我们抱着一丝希望,期盼不用开口对方就能神奇地理解问题所在并解决它,就像不会讲话的婴儿可能希望父母能自然而然进入他的大脑,并猜到他不舒服的原因那样。

❷我们可能会暴怒

另一种反应是对令我们失望的人感到非常、极度地愤怒。

我们可能看起来很生气,但没人觉得有必要这么夸张。我们感到心碎、茫然、快抓狂了。我们重新夺回主控权的唯一办法,是模仿愤愤不平的皇帝或被逗弄发狂的老虎。对照他们的行事逻辑来看,我们的辱骂和恶毒,就是承认了恐惧的人事和自己的无助。我们深感痛苦,但我们的应对方式更是可悲。

❸我们可能会冷漠

要向伤害过我们的人承认我们关心他们、承认他们有控制我们的权力、承认他们掌握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对他们竖起一道坚固的冷漠墙面可能容易多了。

在我们受亲人行为影响,情感最脆弱的时刻,我们坚称自己没有注意到这种忽视,而且也不在乎。

我们可能不只是在假装,而是因为伤口一再地被碰触,已经变得让人彻底无法忍受。表现得对任何事物无感,可以取代已经拥有充分注意力的巨大威胁。

上述三种反应依序指向三个情绪成熟度的指标:

❶解释的能力

这里指的是一种—向导致我们觉得很烦的人解释自己为何感觉如此的能力。成熟的人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这件事,并在实践后取得不错的成果。

他们有能力相信自己不会可怜或可悲地以某种方式受苦,而且如果运气好,就算处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刻,我们还是会找到只字片语让心底牢记的人明白「你不是我们的敌人」。

❷冷静的能力

成熟的人知道,我们一直都有「坚持自我主张」这个选项。这让他们有信心不必立刻大声叫嚣、不必在犹疑不定的时候就给其他人好处,而且不必假设最糟情况并用过多的力量去反击。

成熟的人够爱自己,不会猜想每个人都有充分理由用来嘲笑和诋毁自己。

❸脆弱的可能

成熟的人明白并接受「不管与谁亲近都可能会让自己受伤」这个看法。他们能感受到足够的内在力量去容忍自己的脆弱,不会对自己毫不遮掩的情绪感到尴尬,甚至可以向羞辱自己的人求助。

最终,他们会相信哭泣并没有错,而自己有权利找到知道如何忍受他们眼泪的人。

反过来,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称为情绪成熟的三个基本美德—沟通、信任和接受脆弱。这三个美德要不是在温暖和养分充足的童年自然养成,就必须在成年后努力学习。

这样的对比至少让我们对眼前的挑战有个概略印象,知道不必对自己现在的无知感到羞耻,地球上至少有一半人口未曾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情感素养的培育,甚至可能根本没听过身边成年人说出情绪成熟的话语。因此,就算我们年纪不小,可能还是需要带着极大耐心和信念回学校花五至一万小时学习美好且复杂的成年人情绪语法。

(本文摘自《那些学校忘了教你的事》/方舟文化)

【内容简介】

★ 读了那么多书,为何生活仍仿佛悲剧的遗传?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平均学习资历变得越来越长。在人生中,大部分人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在名为「学校」的体制里亦步亦趋地学习,那些前辈们希望我们学会的事情。

照理说,如此精心设计、丰富的学习经验,应能带来许多助益,让我们对未来做足准备,生活更美好。但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人在许多方面依然表现与前人无异——「充满悲剧与灾难」。

总是学不会?!人间悲剧反复重演——

‧不敢「追求自我」,被钳固于他人期望之中的职业/生涯选择

‧「情绪维度」掌控不佳,焦虑、忧郁、愤怒演变成自我破坏

‧无法「维系与修复感情」,婚内暴力、情绪勒索……层出不穷

‧深陷「有毒关系」却不断迁就

,没有断舍离的觉察与勇气

★ 自我、情感、天赋——那些学校忘了教,却攸关此生的要事!

你是否已经开始感到疑惑——明明「教育」是为了让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轻松、顺利地面对未来与生活。然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人生百态,却更像「人生学校」创办人、英国知名作家艾伦.狄波顿,所提出的深刻疑问:「在面对人生那些重要问题时,为什么我们明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却仍宛如无知的新生儿?」

我们隐蔽自我天赋与创意、生活压抑且怨恨、情绪失控、感情应对不成熟、不幸福也不快乐……为什么当遭逢这些人类社会上已深具历史的问题时,学校未曾想过要教育我们如何去思考、面对和处置,而让我们所有人得从「已知用火」的状态,一次一次地重复犯错,独自在黑暗中摸索?

掌握情绪维度、摆脱脆弱循环,「艾伦.狄波顿」人生学校开课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补强人生所需的情绪/哲学课程,英国最具特色的才子作家、哲学家、制作人「艾伦.狄波顿」创立了「人生学校」,致力于教授一系列人生、情感课程。

这本书,便是人生学校为了让我们终能过上充实、幸福的生活,而特地集结的21堂最重要的人生必需课题。从个人情绪到相处、从爱情到梦想志业、从童年创伤到成年孤单,在本书中皆会以直接且人性化的方式给予适当建议。若想学会掌握自身情绪维度、摆脱情感的脆弱循环,并能更自信、更自由过上想要的生活,这些学校忘记教我们的课程必不可少。

当你开始阅读这本书,就是被邀请开始过更善良、更丰富、更真实的生活,借由本书,你能完善那些早已经开始但仍亟需完成的情感教育,找回你人生本该拥有的自由与灿烂!。

不必多磨难,人生课程重点抢先看——

【别再寻求允许】 惯性寻求允许让人「自我否定与怀疑」,如何从中解套?

【修复爱情】 成熟感情不是坏了就丢,修复关系需要的四大技能,你会吗?

【好的自私能量】 在回应自己内在的需求前,我们不可能对谁都好。你,懂「拒绝」吗?

【适时放弃他人】 「坏关系」只是互相伤害与内耗,你是否还在帮找借口「不放手」?

【活得轻松愉快】 人生波浪永远起伏,而你其实根本没有非完成不可的任务。在这些苦难中,为何还有人笑得出来?

【作者简介】

人生学校(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学校」是个全球性组织,目标是助人过上更充实的生活。希望透过出品书籍、礼品和文具系列,激发更具思考力的天性,并且帮助每个人获得满足感。「人生学校」是探索自我、人际关系、工作、社交、寻求平静、以及透过文字、社群和对话欣赏文化的资源。你可以在网路上和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找到其课程、活动和一对一的疗程。

「人生学校」是个快速发展的全球性品牌,YouTube频道拥有超过六百万订阅人数、脸书追踪人数超过三十五万一千人、IG追踪人数超过二十一万八千人,推特的追踪人数则超过十六万三千人。

「人生学校出版社」在系列编辑、知名作家艾伦.狄波顿(Alain de Botton)的指导下,汇集「人生学校」创意团队的想法和理念,出版的书籍一贯传达着条理清晰、精心策划的宗旨:沉着、可靠、明智。

《那些学校忘了教你的事》/方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