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 提高你的情绪韧性 挺过难关
遭遇人生重大挫折时,有人意志消沉,就此一蹶不振,但为什么有人却能重新站起来,更加勇往直前?
专栏作家杜朋(Sarah Goff-Dupont)指出,关键就在于这些人懂得走出情绪,但这指的不是保持冷静或是压抑,而能有意识地代谢这些负面感觉。
他进一步说明,走出情绪其实就是「情绪韧性」(emotional resilience)的本质:不让压力摧毁自己对未来的决心、目的,以及怀抱希望的能力。如何培养情绪韧性?杜朋在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提出这四种做法:
1.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研究指出,写日记有助于情绪耐力的提升。人们倾向在书写时加入观点,透过长期观察,不仅能更了解自己的想法,还能发现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让你在未来能更有建设性地面对类似的事情。
这个做法也适用在工作上,请团队持续记录每个月发生的重大事件,哪些做得很好、哪些做得不好,并记下大家对此的想法。一段时间后,便能观察到特定的行为模式,检视是否有更好的合作方式,帮助团队更有弹性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2.懂得疼爱自己。培养情绪韧性时,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是很有用的做法,它指的是让我们有意识地接受当下的痛苦,提醒自己,所有人都有不完美的时候。面对艰难时刻,先别陷入自我厌恶的漩涡,反问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并相信一定能像其他遇过相似情况的人一样,挺过难关。
3.练习如何感激现况。脸书营运长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面临丈夫病逝的痛苦时,她的心理医生建议她往「坏的地方」想,以感激此刻,像是她老公的心律不整可能遗传给孩子们,但好在这些都没有发生。怀着对现况感恩的心,桑德伯格逐渐走出丧夫的悲痛。
时常感激是培养情绪韧性的一大重点。当我们表达或接受他人的感谢时,大脑负责调节情绪与记忆的杏仁核和海马回会受到刺激,让人感到满足。不断强化这个过程,将有助于我们保持正向情绪。表达感激是可以练习的,关键在于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每天吃晚餐前,与家人分享一件今天觉得感激的事。
4.让希望成为前进未来的燃料。研究显示,「希望」能让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扭转眼前的逆境,找到更理想的方法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任何喜悦都能刺激希望的萌芽,例如,你可以投身大自然、投入你的兴趣,或是与你爱的人共度时光。庆祝胜利也是很好的做法,能激励你向前冲刺。
总结来说,拥有情绪韧性能帮助我们面对更艰难的挑战,并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EMBA 世界经理文摘 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