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慧/推动电影成领航产业 台湾继续冲冲冲!

台湾电影在第54届金马奖大放异彩,许多重要奖项都奖留台湾。图为获得最佳影片的《血观音》团队上台领奖,杨雅喆导演致词感谢。(图/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提供)

金马五四,是台湾电影大放异彩的一届,不仅由《血观音》领军,将最佳影片留在台湾,黄信尧导演、林生祥配乐的《大佛普拉斯》更是囊括最佳新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配乐等五项大奖结果令人振奋。但从本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的现场与结果,仍反映出数个台湾电影环境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好剧本才是王道

综观这次入围的台湾电影,会发现类型片已逐渐开始萌芽,除了描述权贵钩心斗角的《血观音》、刻划底层小人物的《大佛普拉斯》外,悬疑类的《目击者》、惊悚类的《红衣小女孩2》、《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跨足性别议题的《阿莉芙》、爱情类的《强尼.凯克》等,这些横跨多元题材的影片在金马奖的23个奖项中(不含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终身成就奖),获得12个大奖。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奖项背后,除了技术领域的强力支援,更在于他们都奠基于内容坚实的好剧本。

黄信尧导演在领奖的时候曾说,「台湾还有很多好故事可说」;女星林依晨在颁奖时也提到「我们真的需要好剧本」,甚或动画电影《小猫巴克里》导演邱立伟更直言「动画缺乏的是好的内容原创」。其实,台湾深藏许多爱说故事、也会说故事的剧作家,从每年优良电视、电影剧本奖都有稳定的投件量便可略知一二。这些优秀的故事与人才要如何媒合与培养,甚至发展至动画、游戏产业,绝对有赖产业主管机关文化部、教育部、经济部等整合,才能汇集能量,创造出更多好作品。

老片修复迫在眉梢

本届终身成就奖颁发给永远的侠女──徐枫女士,短短一句「不仅是优秀的演员、制片,更积极资助经典电影数位修复」的介绍,除了表现徐枫对于台湾电影的贡献,更再次凸显较少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老片修复」。

「老片」是建构台湾电影史的重要拼图,近年来文化部终于开始重视,交由国家电影中心负责处理。但碍于经费限制,至今一年仅能修复五部左右的电影,而位在树林的电影保存片库硬体设备却有待更新,导致超过三千部老电影底片胶卷在潮湿且缺乏保护的情形下持续劣化中,无疑是放任这些珍贵的历史资产随时间消逝,只靠几位「侠客」支持,显不足够,绝对需要更大量的资源投入,才得以跟时间拔河。

影像扎根培育产业基础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著名的美术指导、造型设计大师张叔平,拿下生涯第13座金马奖,写下无人能敌的惊人纪录。而台湾知名音效录音师杜笃之,也以12座金马奖紧追在后。但在这些令人咋舌的数字背后,却同样点出台湾电影技术人才后进不及,渐渐产生断层的窘境

事实上,为了让台湾电影产业得以复兴,文化部祭出多项奖金补助、投资双轨等策略用以活络产业,近年来确实渐有成绩,但以更长远来看,影像教育的扎根更是建构台湾电影产业的重要基石。以法国为例,从小老师即会带着学生戏院,不仅培养观众看电影的兴趣,更从中了解议题,以及电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启发学生对于电影工作的兴趣,进而在未来投入相关产业。

▲影像教育的扎根是建构台湾电影产业的重要基石,学校教育应由老师带领学生认识电影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与模式,启发学生对于电影工作的兴趣,进而在未来投入相关产业。(图/达志示意图)

去年全球电影市场票房高达三百八十六亿美元(约台币1兆1580亿元),根据2005年至2016年十二年来的票房平均成长率4.8%来看,今年票房预计将超过四百亿美元(约台币1兆2000亿元),电影俨然已是另一项具备强大竞争力的「无烟囱产业」。现今,台湾的电影年产值已达两百多亿台币,在丰富的人文根基,以及自由多元的创作环境下,我深信,只要能够提供资源并建构好环境,舞台搭好,演出自然精采。不论是在地文化的传播、经济发展的推动甚至是国际空间的开拓,电影,绝对能够成为下一个世代带领台湾在国际持续绽放光彩的领航产业!

好文推荐

苏巧慧/用科技让故宫零距离

苏巧慧/「跑」出台湾的新经济!

苏巧慧/让台湾动起来!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苏巧慧,来自莺歌、树林及新庄九里,目前为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委员,曾任超越教育基金会执行长,从中看见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深知若要改变台湾,须从法制、政治开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