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地震」需预防 天灾来临不瞎忙
▲台湾身处亚热带气候环境,夏秋之季时常遭受台风的侵袭。(示意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震识: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由中央大学马国凤教授与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树)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识部落格,希望透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地震知识走入日常生活中。
本文虽然并不是单纯跟大家谈地震,但防灾的思维是大同小异,我们若可以预先做好台风防灾,同样思维下一定也能为地震防灾做些事。
遇到天灾你都如何预防?
当台风快来时,大家会怎么做?先查人事行政局网页有没有放假?人事行政局传送门(应该很多人存到我的最爱 or 书签里了吧?)
不是啦,先看气象局的台风潜势机率再决定我们要如何因应,其实近年来在许多媒体、网路与科普人士宣传下。虽然嘴巴上常骂气象预报不准,但由于我们已渐渐习惯这样的呈现方式,即使台风预报可能会有些误差,但我们至少知道它侵台的机率高、发生的可能性高,而我们也知道台风对我们会带来哪些危害或是不便,进而提前做出预防措施。
▲台风潜势和常见表示方式的说明示意。(翻摄自/阿树的地球故事书)
决定了隔天或是晚上停班停课、台风来袭的可能性很高,接下来就可以拟定计划,因为届时风大雨大、就不要再出门去公司检查了,「门窗有没有锁好锁满?」「防淹水的沙包闸门有没有放置妥当?」「排水是否堵塞?」「怕水的重要文件电器有没有做好预防措施?」有的时候过去曾有没做好而受灾的纪录,这时就可以借镜用来拟定对策,当然别人发生的情况也可以拿来一并思考。
再想远一点,如果台风不幸滞留的话,「差旅有没有可能延期?」「会议有没有变数?」「活动有没有备案?」这类产生的问题虽然不是「灾害」,但也是一种衍生问题,先做好因应,就能降低不便。(这类的思维还可参考单信瑜老师在个人脸书提供的建议。)
台风防灾和地震防灾有什么类似之处?
地震虽然没办法做到像台风或降雨一般的预报,但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利用统计和科学方法,一样能得到发生的潜势机率,只是这个尺度是三十年、五十年,把时间拉长的用意是因为科学上还无法掌握更短周期的不确定性,所以会需要更长尺度的评估。但是,防灾绝不会因为时间拉长了就无能为力,而是需要调整一些做法。
五十年的最大地振动评估,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建筑的耐震设计,若相关单位能依此有计划的实施耐震评估补强,提升房屋的韧性,虽然平常不会看到效果,但在地震来时就能达到减灾之效。或许我们很在意地震到底会不会发生、到底何时发生,但事实上许多建物的设计都需要让它至少使用五十年(法定年限),因此设计时考量五十年某个机率以上会发生的事件,就是一种预防措施。
▲台湾地表振动强度机率分布图。(翻摄自/震识)
或许有人会问说:那么我的耐震设计做到更高不是更好?确实,但前提是这得花上不少钱。因此在全国适用的规定下,订出个基本措施、优先处理震度高潜势区、人口密集处等高风险区,可以说是考量未来可能遇到震度的「最低标准」。而如果我们有能力,做得比最低标准高当然是好事,但前提是要有能力,有许多新建住宅也会标榜其耐震、制震能力,相对的也提高了成本,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得起。那和我们前面提到基本的预防措施就是两回事了。
我们也曾被问过,如果是自家房子想评估耐震怎么办?很抱歉这方面的问题不能光靠地震领域,还要跨到工程领域,阿树只能提供营建署老旧住宅耐震安检专区的连结,里面有政府对住家耐震安检的规定和补助,也有相关单位的资讯。阿树不确定这样的作为是够还不够,若有朋友有实际经验,也欢迎大家分享。
长期抗灾,我们能做什么?
简单举几个阿树会做的事,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常提到的:
1.橱柜固定于墙上
2.减少家中悬吊物的风险
3.平时就备有防灾用品和食品等
4.常待的地点必须事先想好防灾逃生路线
6.知道各种地方情境(客厅、卧房、浴室、厨房、办公室)该第一时间怎么应对
以上是平时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大家已经有了自觉,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具有地震风险潜势,那么就把觉得可以做的防灾做为先做好,防灾专家告诉大家的多半都是大观念,更需要大家因地制宜的举一反三,就如同我们已经熟悉台风灾害的处置一般,熟悉地震带来的问题,因应与面对,我们可以担心做得不够多,但没必要过度恐慌,更怕的是只喊着怕却裹足不前!
►地震威胁随时在 落实老屋健检政府须提积极诱因►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震识: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