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肥胖息相關 籲注意血糖體重等指標
医师19日提醒,糖尿病与肥胖息息相关,须注意血压、体重、饮食、药物与运动等因素的控制。(Photo by 吕翔禾/台湾醒报)
「糖尿病与肥胖会互相影响,需要注意控制血糖(A)、体重(B)、血压(B)、胆固醇(C)、药物(D)与运动(E)!」医师黄建宁19日于卫教记者会提醒,糖尿病近年来有早发趋势,若早发平均余命恐比一般人下降很多。医师欧宏毅则提醒,糖尿病与体重息息相关,若能积极减重、控制饮食与运动,可减少慢性病诱发机率。
病友平均BMI35.7
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黄建宁表示,台湾糖尿病20到79岁确诊人数在2024年已超过250万人,到2030年恐达到298万人次,直逼300万大关。另外,近年来糖尿病有早发的趋势,病发时恐恶化更快、死亡率提高,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恶化更快、病程更长等风险。
黄建宁说,国外研究显示,30岁确诊糖尿病的病友平均寿命比一般人少14岁,台湾2019年糖尿病年鉴也指出,40岁确诊者平均余命比其他族群减少更多:女性减少2.6年、男性减少3.2年,比起平均0.7年与0.2年多很多。中华民国糖尿病卫教学会理事长欧宏毅表示,年轻病友平均BMI为35.7,74.5%BMI大于30。
药物控制与运动
欧宏毅指出,糖尿病早发就要控糖,但因为糖尿病会让产生饱足感的肠泌素作用下降,无法向大脑传达「饱」的讯号,导致病友容易摄取过多糖;但产生的脂肪又会累积在内脏,导致胰岛素阻抗增加,让糖尿病恶化,如此就会陷入控糖与糖尿病的恶性循环。
针对糖尿病友如何管理生活?黄建宁强调「ABBCDE」模式,除了A糖化血色素小于7%、B血压要在130与80以内,还有控制C低密度胆固醇以外,也要注意B体重,避免体重增加导致慢性病并发风险增加,还有D适当的药物服用(例如新型肠分泌素药物)与E运动的重要性,每周要进行15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
「减重越多,可预防更多疾病!」欧宏毅说,过重者若减轻5%就可降低高血压、血糖,5到10%可预防第二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10到15%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压力性尿失禁与胃食道逆流等。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