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外配融入台湾本土 清明习俗做「玫瑰花草仔粿」
记者杨淑媛/桃园报导
台湾人清明扫墓过节的传统习俗,都要用俗称的「草仔粿」拜拜后分食。嫁到台湾多年的多位外配,于清明节前夕大家一起做「草仔粿」。教做「草仔粿」的印配玉琴姐,特地以从印尼带来的「玫瑰花印模」,做成一个个、玫瑰型状的「草仔粿」,与台湾人传统在「草仔粿」面用龟印或桃印模印上的粿样,大不相同!
住在桃园市中坜区华勋社区的印配陈玉琴,居住在桃园已35年,台湾早已是她的故乡。陈玉琴热衷学习,早年不只和眷村妈妈,一起学做包子镘头、中国各省料理,同时也会教眷村妈妈做印尼料理。
陈玉琴说,「草仔粿」是台湾人在清明扫墓要用的拜拜供品之一。因此,她在清明节前夕,采集自己种的鼠曲草,洗净后用果汁机打碎,再和糯米粉,在来米粉依比例调和后,并以自已独创的方式,再加入蒸软后打成泥的马铃薯泥以及捣过研磨后的细黑糖。
▲将圆粿团压放在内凹的「玫瑰花印模」内,包入黑芝蔴泥的馅料。▼经过炊蒸好的「玫瑰花草仔粿」。(图/记者杨淑媛摄)
该些原料一起调和后,不断用手搓揉成粿团,再以手捏成直径约4公分的长条,用手把长条每隔5公分左右切段,于每小段揉成圆粿团,将圆粿团压放在内凹的「玫瑰花印模」内,包入黑芝蔴泥的馅料,包好后,再由印模拿出一朵朵的「玫瑰花草仔粿」、经过炊蒸即可食用。
陈玉琴在家做「玫瑰花草仔粿」,陆配牛春茹、袁中美以及越配冯玉英,还有陈玉琴的邻居妈妈们,都一起来学,对于来到台湾,生活习俗虽不同,但能彼此融入,增进情谊相当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