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的身心困扰 可寻求精神医疗的协助

▲成大医院精神戴滢纯医师指出,现代医学早已确认非异性恋之性倾向、性别认同及伴侣关系,并非精神疾病,亦非人格发展缺陷。(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成大医院精神部戴滢纯医师指出,在精神科门诊中,一直不乏带着类似「同志议题而来求诊的个案,但现代医学早已确认非异性恋之性倾向、性别认同及伴侣关系,并非精神疾病,亦非人格发展缺陷;因此,在精神医疗中,亦不会进行对性倾向或性别认同的转化或扭转进行治疗。

戴滢纯医师举案例指出,「阿清」是高二的男孩,被妈妈带来门诊,阿清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妈妈则是又急又气地要求医师好好导正阿清。医师请妈妈暂时离开诊间阿清才拿出手机,秀出截图给医师看。原来阿清喜欢上隔壁男同学,忍不住告诉了闺蜜,却被闺蜜放上IG而传遍全班,还被留了许多嘲讽留言,之后阿清开始频频请假不去上学…。

另一位男子在门诊中起初是诉说其工作压力造成的身心问题,但治疗数月后情况并没有改善,经深入询问才知问题发生在该名男性患者的压力源来自同性情人」,患者难以忍受对方的情绪与行为,但这种困扰却难以向旁心启齿,所以不知如何处理而产生身心问题,这2个案例都透过身心医疗的作法,协助案例当事人克服难关。

戴滢纯医师说,从2018年大选公投中的性别平等教育与同性婚姻法案,到2019年的第748解释施行法,多元性别议题在台湾引发了经济、医疗、教育、宗教各层面的讨论,一方面促进了全民对于同志族群的认识,当然也不可避免形成了歧见与伤害,在公投之后,问题也变得更为尖锐急迫。

戴滢纯医师表示,在精神科门诊中常遇到的同志议题包括:对自我性倾向与性别认同的质疑、向家人出柜后的撕裂、因性特质遭受排挤霸凌、性别不安与变性需求,及希望借由医疗改变儿女性倾向或是改变父母想法等。也有许多是带着情绪困扰求诊,却无法明言困扰背后的性别议题,这样的抗拒,除了与个案本身情绪状态有关,也可能是生活经验社会氛围污名化、负面的就医经验、对医疗不信任等多重因子层层叠叠而致。

针对因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特质等问题主动或被动就诊的个案,戴滢纯医师表示,精神医疗通常会进行基本评估,如学业职业功能、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同侪与社会关系,并进一步探索性别的认同与角色,处理污名化烙印弱势压力造成身心的影响,减低个案非理性的恐惧、自责、羞愧,以促进自我意象复原的能力。同时也会了解家庭成员互动与阶级关系,协助向家人开启沟通对话管道,减少对于关系的伤害,同时也转介合适的支持资源

若个案为儿童青少年族群,更会向家长强调: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需要家长鼓励其自我肯定,尊重其性倾向与认同的发展,协助其免除恐惧、暴力与歧视的侵害;尤其要注意因性倾向与性别特质而遭受霸凌的经验,对于成年期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包括忧郁、焦虑、自杀风险、人格障碍等,更需要家长与学校、师长的合作,及社会与政策的共同介入。

戴滢纯医师强调,同志族群的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本身并非精神健康问题,研究也指出,若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族群的相关政策权益受到保障,其精神疾病罹患率会下降。戴滢纯医师建议指出,若同志族群面对情绪、疾病、家庭、出柜、认同等议题有所困扰,不确定是否求医时,可考虑先寻求社会团体的资源,如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若需要精神医疗时,再根据本身议题、愿意揭露程度、需要保密的内容与对象,就医便利性等,找寻适合自己的医师,建立足够信任,才能接受切合需求的医疗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