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安静规定拒幼儿于门外 Bookstart阅读起步走计划稳吗?
▲Bookstart阅读起步走计划,走得稳吗?(图为示意照,与本文无关/苏怡和提供)
文/苏怡和阅读起步走(英文名称:Bookstart)是一项推广让幼儿提早养成阅读习惯的活动,始于英国,后推展至欧洲各国、日本、韩国、泰国、澳洲等地,台湾也在2003年起试办,然而,十余年后的今天,这项利民政策究竟走得稳、走得远吗?
笔者多次带学龄前小孩至各地图书馆,却在没有喧闹单纯讲述故事的互动下,被馆员宣导要轻声细语,甚至听到馆员在柜台与其他同事抱怨,「我已经跟那位妈妈说要小声了,她不离开还硬要继续念故事给小孩听,拿她没辙。」唉,身为当事人的我除了羞赧,也好奇如何在幽静的空间里,以近乎无声的方式进行阅读起步走?
上网搜寻,亦有多位家长分享过类似经验,如「吵与静Głośno, Cicho──在安静中维持噪音之必要」、「到底要多安静(1)书店与图书馆篇」、「带小小孩去图书馆却被赶出来...很难过」,我想,这也许不是偶发事件的个案,而是值得讨论的公共议题。
阅读起步走的标志在双北市每个图书馆中都可以见到,许多馆区规划有幼儿区、儿童阅览间等,除了硬体的规划外,软体的活动企划更是不少,包含一生一次的「阅读礼袋」赠书红利、几年一度的国外参访考察、数月一场的阅读亲职讲座,然而这些,都比不上日日进行的亲子故事时光。
主张图书馆必须安静无声,并对于噪音的接受程度如此保守,就已经是将学龄前的幼儿挡在门外、让起步走的首步窒碍难行了,更遑论走得长远走得顺畅,就算啷呛的走下去,也是根植于一位位亲职的坚持,坚持用故事喂养孩子嗷嗷待哺的求知欲,方能隐忍不友善的眼光、按耐住想要离席的冲动、武装起厚厚的脸皮,边规劝孩子再小声一点边带着歉意伴读,但深究到底,这群父母为何需如此?他们不过是用行动在支持阅读起步走的计划啊。
不愿替馆员冠上正义魔人的大帽,毕竟维持其他民众的阅读权益与品质亦是馆方工作人员的职务之一,但若没有配套措施,即便设有幼儿阅览区,但无隔音设备、或对童书区的宁静度比照自习区的高标办理,如此对公共阅读空间杂音包容度极低,等于是间接拒绝幼童进入知识流通地,而隐藏在背后不能说出口的台词是:「孩子你想看书吗?请借回去看或上书店买。」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志业,超车教学与标准答案已经使得义务教育走样、朝令夕改的升学制度与教改政策让许多家庭不知所措、培养菁英领袖的一致化期许加速童年的消逝、现在,这张隐形的大手,是否又要以正义之名伸入幼儿阅读经验中?
蔡英文总统认为教育对家长来说不应该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主张教育资源必须一定程度的公共化;马英九前总统曾云,少子化问题对国家威胁非常大可谓国安问题。希望我们愿意牺牲一点所谓生活的品质,释放多些友善与包容,给予下一代探索成长的环境,毕竟教育环境需要的是日常性的支持,而非火花式的活动。
期盼一个立意良善的公共政策别死在第一线人员的沙滩上,加强落实前线员工教育已为急迫之事,祈日后能辨别噪音的来源是否为必须、明了亲子阅读的本质就是带有些许音量、正义感得依场合状况伸张,不要让阅读起步走的美意沦于口号,否则,何不放台分贝器监测,或直接订定幼儿与动物不得入馆的规则,岂不就可以维持馆方要求的安静了?
注:阅读起步走(英文名称:Bookstart)是一项推广让幼儿提早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活动。活动内容通常会与童书出版商以及当地图书馆合作,以「礼物袋」的形式提供六个月以上之幼儿家长数本的免费童书,以及一份推荐的童书清单,并指导家长培养幼儿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后续再配合图书馆举办之各项活动直到三岁学龄前;希望能让幼儿从出生起就能开始接触书本,借此养成未来持续阅读的习惯。台北市立图书馆与信谊基金会于95年9月1日起正式推出代表台湾特色的「Bookstart 阅读起步走」运动,以设籍台北市且家有6 ~18个月的台北市婴幼儿家长为对象赠送阅读礼袋及报名参加「婴幼儿父母学习讲座」,让婴幼儿父母能够从课程中了解婴幼儿的学习历程,学习善用图书馆及网路资源,提供孩子不同阶段最适切的阅读和学习引导,进而从小培养婴幼儿的阅读习惯,而图书馆也将成为培养亲子共读最直接、有效的场所。
★苏怡和,北京大学博士候选人、文字工作者、沛喜志业亲子工作坊媒体经营伙伴,长期关注饮食、教育、人文艺术与环境议题。欢迎加入「沛喜志业亲子工作坊」粉丝团。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