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干预媒体的下场

公广集团申请52频道记者会,左为华视总经理庄丰嘉、右为公视代理总经理徐秋华。(图/张祐铭摄)

公广集团旗下的「华视新闻资讯台」(华视)上架52台,打出「不受政治力、经济力干预」口号,但收视率敬陪末座,像极了富二代说自己「白手起家」。

人尽皆知,NCC扶植华视不遗余力、毫无遮掩,连民进党海派立委林楚茵都提出质询,要求NCC说明是否把对系统台经营权交易的审核与「上架华视」绑在一起。

事实上,人民不是笨蛋,当然看得出政府在做什么。控制媒体就像吃退烧药,虽然「症状」不见了,但「病根」并没有改变。看看南韩执政者干预公共电视台教训,民进党应引以为鉴。

二○一七年的南韩纪录片共犯者们》,描述从李明博朴槿惠执政期间,掌控公共电视台KBS及MBC的手段,包括:一、施压让监督政府的主播下台;二、抽掉批判政府的报导,集中攻击在野党,对记者群秋后算帐;三、为总统与政府擦脂抹粉,掩盖施政错误

举例来说,二○一四年朴槿惠执政时期的「世越号事故,公共电视台一路吹捧政府搜救行动,甚至出现「全员救出」的错误讯息事发第五天,证实八十七人死亡,二百多人失踪;二○一六年朴槿惠「闺密门」爆发,KBS与MBC依然保持「亲政府」的立场,把焦点转移到政治攻防,而非闺密干政疑云本身。

除了对新闻的掌控,青瓦台也在媒体界塑造「顺我者昌」的氛围。MBC里流传一份名单,依政治立场员工差别对待;「南韩国家情报院」握有一份「艺文黑名单」,施压电视台让曾参与反政府示威的艺文人士消失萤光幕前。

虽然青瓦台控制公共电视台堪称成功,代价却是人民对公共电视台不再信任,甚至以「垃圾记者」称呼之;勇于报导真相的民间电视台收视率后来居上,超越了政府控制的媒体。

这一切看在台湾大众眼里,应该相当有感。纵使法律条文订再多,只要电视台由执政者(党)主控,自然就可以借由人事权去收编、控制,习惯之后就会用「处理媒体」取代「处理问题」,从还可修正小错,逐渐积累成无法原谅的大错。

政府失去媒体监督,其实会丧失社会信任。社会信任一旦崩解,就像国防部采购美猪替代台猪,政府再怎么说,人民也不相信了。再以行政院所谓兼顾环境与能源需求的「三接外推」为例,现在已经不是外推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人民接不接受的问题了。

前总统马英九执政八年,面对再多的批评,从来没有动过介入媒体的念头。有人曾感叹「做马英九的朋友没有好处,做他的敌人也没坏处」,如今回头看来,行政中立、媒体有力,才会让政府如履薄冰,台湾才不会走上民主败坏之路。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