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人才创造得分环境

图/文:创新发现志 四月号

时代的转轮不断快速前进,尤其是,近世代世界改变的速度与强度都甚于以往,「创新当道、典范不再」,让任何个人企业都必须重新思考,如何才能装备自己、植入创新的DNA,并打造创新的得分环境,打破水泥墙竹篱笆,让创意恣意飞翔,使得员工及企业都能快速弹性应变,迎战求新求变的消费者需求?

根据《高速企业》(Fast Company)杂志所归纳的「流世代」(Generation Flux)有四大人格特质,一、不需要计划:看得太远,只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什么也看不准;二、拥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有新事物出现,立即学习上手;三、对过去「无情」,对未来「热爱」:过去的经验未来已不再适用,留恋过去只会让自己未来失败,义无反顾地舍弃过去,才能在适应未来;四、成为变色龙才是生存之道:就如同你我每天都在使用的Facebook,三不五时就更改设计或是增加新功能。个人亦该如此,改变工作内容、更换工作环境、转换跑道,各种改变都可以,别让自己的生涯成为一滩死水

创造「流世代」人才发挥创意的优质环境

企业不禁要问:要营造怎么样的组织文化,才能将「流世代」人才用到极致、发挥其创新力,进而为公司带来实质的获利?

被认为本世纪最有创意的苹果电脑创办人暨前执行长贾伯斯并不认为「系统」能够激发创新,苹果的员工不会参加强化创新能力研讨会;苹果不会在公司到处放置刺激创意的乐高(Lego)积木。但贾伯斯却以他个人独特的领导魅力、伟大的远景勾勒,不断激励员工的创意,带领苹果电脑改变世界。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贾伯斯的天分与创意,仍然可以透过训练规画,提升个人的创意力与组织的创新力,为企业加分。

每个人每天花1/3以上的时间在工作上,哪些是激励创新的因子?哪些又是扼杀创意的刽子手?企业要如何营造创新的得分环境?应该是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

《创新发现志(ideas)》SIG(Streaming Innovation Group)议题产生机制此次特别邀请年轻学子新创公司负责人、大型企业人资主管等,共同针对人、地、时、事物等四项影响创意发展的因素,就激励创意与阻碍创意两个面向进行探讨。

有趣的是,与会者共同的发现是:创新不在水泥墙里、创新不在指令系统里、创新不在朝九晚五里,创新也不在例行事物中。组织内的「办公室」、「主管」、「老板」被视为是阻碍创新最关键的处所及人。要创新,就是要打破水泥墙的框架;要创新,就是要打破时空的限制。

根据脑神经研究的科学依据显示,若要活化神经元的突触(synapse),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接触不同的人物与想法,让自己的思考模式受到挑战异质文化的冲击,多与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事物交流,可以为已逐渐僵固的脑子注入新的想法。

重要的是,要养成「逆向思考」或「另类思考」的习惯,不时要求自己跳脱熟悉的环境与想法,这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要定时、定点、做同样的事,凡事多想想,如果不这么做,会怎样?如果那么做,会不会更好?「创新是一种新的做事方法,而且能够带来正面的改变」,《揭密–透视贾伯斯惊奇的创新秘诀》的作者卡曼‧盖洛(Carmine Gallo)如此说,他也认为,压力冲突和需求都会迫使人们「找出新方法」,对照于「负面环境无法产生创意」的说法,是有冲突的。同理,不管是人、地、时、事物,都可能成为激励或阻碍创新的因素,如公司老板,可能促进员工改变做事模式、想想构思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也可能让员工在咒骂、苛责及压力下,创新力荡然无存。

Facebook、苹果电脑、Google、IBM等,都被视为具有创新力的公司,但是,诚如钻研创造力企业个案研究的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温肇东所言:过去的创新成功案例不代表未来也会成功,流变世代中,创新没有典范,要丢掉过去,学习适应、理解、观察,每场战役,都是全新的开始。创新企业的挑战,才要开始!

飙创意...

此次《创新发现志(ideas)》SIG活动,创下SIG活动举办一年多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也首度出现许多青涩的面孔,这些年轻学子,有的即将进入职场、有的已在校园内创业,还有天天绞尽脑汁、苦思创意创新的企业负责人、高阶主管等,这群SIG成员共聚一堂,就是希望透过脑力激荡,从人、地、时、事物等周遭创意触媒发想,找出如何建构创新环境,创造为企业加分的组织文化,供亟思创新的企业大老板们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