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与未来蓄积防灾能量 专家倡言为台湾发声
2019年,慈济基金会以「莫忘那一年」发起倡议,回应创办人证严法师所说的:「惊世的灾难,要有警世的觉悟!」期待重视环保、环境永续,让未曾经历921大地震的青年世代,也能透过「第五届慈济论坛」,认识台湾如何在历经多次重大天灾后,仍能以爱心能量陪伴受灾乡亲走出伤痛。
9月19日记者会,透过多位专家学者的分享,减缓全球暖化、遏阻极端气候的发生,积极往「防灾」、「减灾」的方向进行教育与准备。
记者会包含有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执行长颜博文、中央研究院院士刘兆汉教授、前教育部长蒋伟宁教授、前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振川教授、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秘书李维森博士、日本未来地球(Future Earth)组织全球中心主任春日文子博士、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国土安全局信仰和机会倡议中心Kevin Smith、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救援服务资深副主席Trevor Riggen、大爱感恩科技公司董事长黄华德,分别针对其专业的领域倡言,也呼应今年慈济论坛的主题。
陈振川教授表示,九二一发生在中部、八八发生在南部,若这些大型天然灾害发生在北部,我们是否有应变能力?从九二一之后台湾的防灾能力有大幅提升,但仍要思考的是地震与台风灾后的援助有所不同,需要有不同模式。希望借由此次慈济论坛的举办,让与会人员能彼此交流,期盼建设具有灾害韧性的台湾。
中央研究院刘兆汉院士表示,对目前台湾而言,气候变迁、能源转型是重要的两大永续议题,其中能源转型还包含了减碳丶空污防治等。
本身从事防灾教育的蒋伟宁教授表示,灾难过后随着时间过去,人们会遗忘,但灾难会回来,以目前而言只做减灾已不够,更要积极推动防灾。
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秘书李维森表示,投入15年的防灾工作,得到最大的心得就是,台湾在推动防灾教育上,公私伙伴的合作关系是最重要的,防、救灾已是台湾的全民运动,此外应该要更大力推动成人防灾教育,使其落实在生活中。
证严法师1966年创办慈济至今,秉承印顺导师一句「为佛教,为众生」的教诲,从慈善起步,对应着不断变动的时代环境,及符合社会需求,进而推展到医疗、教育、人文、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与社区志工等四大八法,以爱铺路启发众人善念,凝聚了个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转化为群体回馈社会公益的能量,全球五大洲都有慈济志工的身影。
至2019年,慈济基金会投入台湾慈善工作已逾半世纪,也曾在超过全球半数、一百个国家地区提供援助或慈善服务,持续秉持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信念,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从事济贫教富的志业,也从台湾花莲一隅,发展为全球的NGO组织,2010年获联合国认可其经济社会理事会非政府组织特殊咨询地位,善尽地球公民的责任,也期待人人能共同从防灾更进一步重视土地环保,爱护环境、疼惜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