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柯P向钱看 中山地下街何去何去?

台北捷运中山地下书街亏损,明年将改成「复合式经营」。(图/翻摄自台北捷运中山地下书街粉专)

文/钟文荣

据媒体报导,台北捷运中山地下书街因连年亏损,将在明年租约到期后预计重新招标转型为复合式商场租金营收可以增加上千万元,但也有人认为台北市书店,但是不缺美食街,反对政府的新规划方案

到底哪一种方案对台北市比较好,这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书街的存在对某些人有利,但对捷运公司的营收不利;改成复合商场对营收有利,但对某些人不利。

持平而论,中山地下街的存在是一种资源,在评估资源的效益时,从商业立场讲就是营收,因此,资源绝对是分配给能够创造最大营收的方案,也就是让资源的机会成本最小。但是,计算资源的机会成本时大部分都只计算会计上的成本,也就是帐目上的成本,却忘记加上一笔隐性的成本,就会低估机会成本。因此,台北市政府预计把中山地下街改成复合商场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书街的经营价值,同样的,继续经营书街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改成复合商场的价值。

两者的机会成本孰大孰小?

依这两个方案比较,名目来看就是营业额,这部分市政府可以收到税金,若再加上租金收入,很明显的就是放弃复合商场的损失过大。若再比较两个方案的隐性价值,书街的文化价值难道一定会高过复合商场吗?坦白说,难以定论差异在于书街的评价大概确立了,但复合商场的隐性价值真的就高吗?

理性一点来论,中山地下街的隐性文化价值若能够数倍于复合商场的隐性价值,那么书街就应该存在,更因为书街具备了外部经济事实,市政府还更应该扩大补贴才对,而事实上市府的确以较低的租金进行补贴。

▲中山地下书街「赚不够多」,柯文哲想改成美食街。

►►►掌握最新观点,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台北市政府认为,过去以低租金的方式补贴地下书街,提供给书店或文创业者进驻,多年来始终无法带动人潮,业绩不是很好。从市政府这个观点推论,就是书街的整体价值是被高估的,以现在的角度思考,地下街继续经营书街的机会成本太高,让市政府必须重新思考地下街未来的规划。

如果以李嘉图地租论(Law of Rent)来分析,地租在概念上是指土地所有人在土地上进行的经济活动所得到收益,减去在最低效的土地上进行的同样一项经济活动的收益,且地租是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而不是价格决定的因素。

有了这一层概念后,就可以来思考中山地下街的租值,租值是反应在这个地点上能搞出什么名堂,如果租值很高,代表地下街可以经营高价的营业活动,如果租值过低,坦白说愿意进驻的业者就会沦为专卖便宜货店家

市政府愿意重新规划中山地下街,评估租值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公开招标,资源的有效分配就是分配给需求高者,就投标来说就是价高者得。然竞标业者也不是省油的灯,市场是竞争的,万一竞标的结果不如预期,代表地下街的租值过低,根本支持不了附加价值高的营业活动。

如此一来,继续经营地下书街,会不会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呢?或者,干脆开放为公共展演空间,低点铜板味呢?

●作者钟文荣,科普经济学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经常四处卧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经济分析转成民众能懂的文章。以上言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