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自己很鲁 卢广仲想家「面壁边吃边哭」(下)
「人会一直变,第一、 二张专辑时,我有太无条件的快乐,变成人家会很怀疑,我不相信你这么快乐,你一定有你的阴暗面,可是我必须说,那时候是真的,已经到很偏激(去追求快乐)。如果是现在的我,看那个年轻的我,会觉得,我懂你,可是,你要小心,你也会摔倒啊。哈,给他一点建议。」
1985年7月15日,出生于台南仁德大甲里。就读淡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时,因车祸住院接触吉他,后转到西班牙语系。以首张个人专辑《100种生活》在第20届金曲奖中获得最佳新人奖以及最佳作曲人奖。以《What a Folk !!!!!!》入围2017年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
三年前卢广仲退伍,的确掉入了创作的低潮期。「年轻一点的时候,我所有想到的事情,都是我很快乐,我想跟你讲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变成我很失衡,因为我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可是我选择背对它,就好像明知道房间里有臭酸的蛋糕,我还是可以这样跟你讲话。现在的我比较平衡,我就会说,现在房间里有个臭酸的蛋糕,要不要我们把它切来吃?」
理解了人的低潮会随机出现,可能早上很开心,下午一件事情就down到谷底,「接受这些起伏,如果可以,为这些起伏留下纪念,写歌或是写文章。」让低潮与快乐共享同一个时空,「我开始懂得分享一些悲观。因为我就接受了,我就是一个看什么都会很正面的人。」
也因此从台北步行走到了台南,做的当下没多想。「后来厘清,这个行为就是自由。」感受到自由的稳固重量,而这重量又再次舒服地灌入了卢广仲的脑子与身子。
「节奏,那是我最在意的事情,好像如果你掌握了生活的节奏感。你就好像可以从中获得自由。我到现在还是每天吃早餐,现在年纪大了吃得比较少。」少是相对论,因为大学时,卢广仲一餐要吃两个美而美套餐,两、三杯饮料,一餐可以吃到快两百元。
很焦虑创作的卢广仲,最后抓到病源根本就是自己!「我后来认知,创作灵感它从来不会枯竭,关键在于懒惰这件事,我的弱点就是懒,家里地板很乱,衣服没洗。我明知道我拿起吉他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写出歌,但就是不想。」他露出很快乐的笑容说,「chill (松)很好,很软烂。其实池塘里永远都会有鱼,只是你要不要拿起钓竿而已。」
他说到大家称赞他闽南语很好时,更笑到眼睛瞇成两道细缝,「可是我本来就是台南人。」
卢广仲早已理解,总有一天,他待在台北的时间,会超过他在台南的成长时光,「有时想家,有时候不想。不想的原因是,我是十八岁才离开台南念大学,第一次住男生宿舍,你有室友,而且是完全不认识的人,我觉得很难忘。那味道、环境、你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新的,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但我又是一个巨蟹座,我很恋家。淡江附近有一间餐厅叫『芳邻』,我每次都去这家,里面阿姨做的饭,很像我阿嬷跟我妈妈煮的,大学想家时,我每次去芳邻,都会找一个面对墙壁的位子,点猪肝汤,还有担仔面,一个人在那边吃,对着墙壁哭,透过味觉,来疗愈自己。」想像那画面,一个男大生哭完了、吃完了,回到宿舍又拿起吉他,他快乐奔放的蓝调,有一点点小哀伤了起来。
采访时遇到大雨,整场访问,那股摇撼的力道不在内心,而在窗外的狂风暴雨。雷声雨声都变成了采访背景音。
该配上卢广仲解释自己的人生观,「庄子就说,你就想像自己站在一个很无限的,比如说,10年后,看10年前的你,你就觉得,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这些,恒常都是内心与外在世界的战争,激战度可不输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