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做好事来纪念你… 以精神延续取代肉体连结
很多人在遭遇父母亲死亡后,会有种变成孤儿的强烈失落,对过往认定的人生价值产生反向思考,感到孤独无依。
黄鼎殷医师将人生经历归纳了十五大课题,每个人在这十五大课题里的创伤比例不同,人生动力疗法(Heart Empowerment Therapy),能直接进入每个人最深的创伤课题,透过引导,重新经历创伤情境和宣泄情绪,辅以「法句」清除问题,一如移除生命电脑中的恶意程式设定,让我们能够看见创伤底下的黄金,活出人生感动。人生动力疗法所归纳的十五大课题,为按顺序累进发生。这一期介绍的是第十二个课题:「亲人死亡」。
亲人死亡,会让人成熟,黄鼎殷从自己切身的经验回顾:「它带来的是一个人生的总检查。」
易经中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干干,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人生前三大阶段叫做充实自己,后面三个阶段叫服务人群,待自我充实够了要迈入服务。
进入中年的黄鼎殷说:「大部分的人会在中年阶段遭遇父母死亡的课题,正好是前后人生阶段交接之处。父亲的死亡带来对人生价值的反省,母亲的死亡让人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依靠;这个依靠包含财产、家庭,任何你觉得可以依靠的东西、所有物质的支持。对自己一人留存在世间,产生一种空洞无恃的感觉。」黄鼎殷认为「亲人死亡」可以说是大部分人有意识以来的最大创伤,如果没有真正面对,甚至会比感情创伤来得更剧烈。
古代人建议守孝三年,黄鼎殷认为很有道理,当年面临父丧,他确实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才恢复,并且在这三年中印证古人的建议,有着情感上的进程,「亲人死亡的创伤那么剧烈,恢复差不多需要三年。三年守孝期间,古人建议不要离开家乡、不要有太大的旅行、留在家里守墓,这都是治疗创伤的设计。」
经历父母肉体的消逝的阶段,让人不得不踩进精神领域,才有办法与过世的亲人产生连结;重新找到建立精神连结的办法,也差不多需要三年,黄鼎殷说:「以前当肉体存在的时候,我们透过各种方式眼、耳、鼻、舌与父母连结,产生的记忆,突然这些连结都断了,很难习惯。我举个例子,有一次坐高铁回去的时候,我突然跳出一个想法:『我爸现在不知道在干嘛?』但是下一个念头是:『我爸已经死了。』这是一个习惯性,所以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对比,这种失落感很像一个天堑一样,怎么去克服?这个考验太难,很多人在这里败下阵,产生强大的失落感。」
在至亲过世时,黄鼎殷提醒,我们也会产生一股「死亡意愿」:「尤其到中年,可能事业、地位、财富,都已经在某一个不错程度的时候,亲人死亡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对照,感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权势都改变不了结局的空虚。很多人败下阵,消化不了,有的人事业就收了、过几年就生病了。有一项研究发现:四十%的女性和二十六%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这也是因为死亡意愿产生的结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108期/9月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上魅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