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来浪漫小旅行!搭台车赏瀑布 走情人步道再泡个暖汤
说起乌来印象,立刻想到的是温泉、台车和缆车,2年前因苏迪勒台风而停驶的「乌来观光台车」,最近用新面貌重新复驶,热闹迎接温泉季。
2015年,苏迪勒台风重创乌来,短时间内的强降雨,造成当地严重土石流,当时乌来断水、断电又断路,受创的观光业终于在2年后逐渐复原,加上2017年8月重新复驶的「乌来台车」,让鸟来观光业有了新的开始。
连接乌来老街和乌来瀑布的「乌来观光台车」,建于1928年的日治时期,当时日本的三井合名会社在乌来发现大片桧木林,为了运送伐木机具及木材,铺设轻便轨道,兴建人力台车,随着伐木业兴盛,回程时还会在台车上放置木箱、板凳,供当地居民搭便车,后来设置藤椅载客,渐渐有了载客的服务。
从老街走过览胜大桥、往台车乌来站走,一路上总能看见泰雅族喜爱的「红、黑、蓝」三色,以及象征「祖灵眼睛」的菱形图案,墙面上彩绘的可爱山猪模样,带来一点新气象。
事实上,乌来台车正式转型为观光台车是在1951年时,因公路开通至乌来,愈来愈多游客前来旅游,但因为是单轨的关系,一遇上会车状况,游客还得与车伕一起把台车搬离轨道,实在麻烦,林务局才在1964年,将全长约1.7公里的单轨台车拓宽为双线道,并在台车加上了扶手、顶篷、软垫座椅,俗称「畚斗仔车」,是观光台车最早的原型,不过民国50几年还是人力车,直到1974年才改为机动化台车。
上回苏迪勒台风将乌来台车沿线路基掏空、受损严重,这次改善了台车轨道及边坡排水问题,重新营运的乌来台车,车身绘上活泼鲜艳的泰雅族小朋友、山猪、树蛙图案。新的台车一节前后2个车厢,可容纳4人,台车行驶速度并不慢,随着摇晃的车身,可透过开放式车厢,沿途欣赏青山绿林及南势溪谷风光,终点即是乌来瀑布。
走出台车瀑布站,高达80公尺的乌来瀑布映入眼帘,尤其乌来山区经常云雾弥漫,在日治时期也被称为「云来之泷」,在此欣赏完瀑布后,回程不坐台车的游客,台车轨道旁还有沿南势溪谷修建的情人步道,大可散步赏景,再泡个暖汤,也是非常放松的休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