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川:官方姿态太强势 让人无法认同
前卫生署长叶金川27日接受专访,对政府处理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看法,也直言在这种非常时期,大型集会活动应避免,否则台湾会成为第二个大邱。(黄世麒摄)
编按:今年5月新冠疫情大爆发,确诊病例快速破万,死亡案例超过260人,台湾公卫体系正面临历史性的崩塌危机,中央指挥中心宣称的各项「超前部署」频频失控,在防疫形势危急的关键时刻,本报特别专访两位曾经主管全国防疫政策的前卫生署长叶金川、杨志良,请他们就当前政府处理疫情快筛、广筛、国际疫苗采购、民间捐赠疫苗、国产疫苗研发、防疫策略等措施,进行权威性的政策检视并提出建言。
国内疫情严峻,疫苗是解方,但疫苗该如何筹措,各界吵成一团。前行政院卫生署长叶金川强调,当前防疫情势非常严峻,政府和民间应该一起合作,尽快买进欧美大药厂疫苗来使用,才能避免大量死亡及重创台湾经济。但他看到,民间慈善团体或企业要帮忙购买疫苗,政府却设下八大关卡,感觉就是在刁难,「官方姿态太强势,让人无法认同」。
对政府预定在国产疫苗做完二期试验后就紧急授权使用,并计划7月开打,叶金川说,这样虽然合法,但民众信心不足,届时会去打的人恐怕不会太多。他认为,国产疫苗应扮演「备战品」角色,即使最后没用到多少,也没关系,就像是「我们花了很多钱买F-16战机,但也没有打过一次仗」,是一种「买保险」的概念。
针对近来政府采购疫苗、国产疫苗、民间捐赠疫苗等议题处理失当广受争论,叶金川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解析其中症结,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于政府采购疫苗的议题产生这么大争议,主要是因为政府向国内高端及联亚两家疫苗厂下订1000万剂,先前也已向国外大量购买,如果最后打不完剩一堆,怎么办?
这让我想起2008年时,国际发生H1N1疫情,当年8月,台湾出现第一个案例。在国外发生疫情几个月后,台湾也很紧张,当时我当卫生署长,决定要买疫苗,而国光生物科技有能力做,政府5月就先下订500万剂,之后他们才开始生产。因为H1N1和流感有点像,当时国光不需要经过三期试验就可以生产疫苗。
政府向国光买疫苗,然后就有人说「国光是国民党政府的」,造成一些人不愿打。后来杨志良当卫生署长,政府又向瑞士诺华药厂买了500万剂H1N1疫苗。不过国光在当年11月就交货,最后用了400万剂;而诺华药厂却到隔年2、3月才交货,只打了100万剂。
我要表达的是,向国外买疫苗不是件容易的事,从下订到交货来台,可能疫情都已经过了。现在台湾疫情严峻,还是应该买进大量欧美疫苗,因为像莫德纳或辉瑞BNT疫苗防护力都超过94%,这些疫苗可避免大量死亡及经济受创,而买疫苗的钱绝不会比政府投入2100亿元纾困预算还多。
举例来说,以色列去年就不惜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抢货,用疫苗换经济尽速重启。而韩国三星想争取为美国莫德纳疫苗代工,他们是由总统文在寅出面跟美方交涉后才成功,因此得以就近取得疫苗。
依台湾目前的疫情,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期待国外采购的疫苗如期进口。但是,即使如此,也要再等3个月,疫苗数量也不会达到群体免疫的水准。把国产疫苗当做备援,恐怕是遗憾、无奈下的最后手段。
群体免疫差一大截 台湾需求量最少3千万剂
而多买一点国外疫苗,让每个人都有选择国产、国外疫苗,是去除国人猜忌和疑虑的方法,即使最后有过剩,但普罗大众都能受到保障、没有被强迫,起码的尊重能够保住,是最好的结果。
进口欧美疫苗方面,全球疫苗平台COVAX只会提供各国10%人民所需的疫苗,以台湾2300万人、每人打2剂,共要4600万剂,但COVAX顶多提供460万剂,加上美、日的少许奥援,其他都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台湾要达成群体免疫,至少要7成约1500万人打过疫苗,需求量是3000万剂,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一大截。
为何政府要一直挡 不该把民间助力当对手
台湾购买欧美疫苗,民间团体和企业界人士,如郭台铭、佛光山及慈济等,都相继表达意愿要帮忙。但我们看到中央指挥中心的态度,就是设下八道关卡,这让外界不解的认为,「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何政府要一直挡」?
台湾现在要购买国外疫苗或帮欧美疫苗代工都不容易,但还是要努力,最后即使争取不到,人民也会原谅政府。但现在政府不够力,民间要来协助,政府又将民间视为对手,不但设下限制,态度还很强势,这是刁难,做得不漂亮。
在争取国外疫苗上,如果我具有决策权,或许也会提出那八项要求。但态度上,政府和民间是一体的,当民间想帮忙,政府应该派人和他们一起工作,努力协助把事情完成,而不要让人觉得一直在挡。
至于国产疫苗,确有必要,因为向国外买疫苗,不但价格贵,等到送来时,疫情也过了。就像之前H1N1疫情,国光疫苗就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新冠肺炎防疫也需要民间疫苗厂加入,这是「买保险」,以防国外疫苗进口不如预期。
没能力做三期试验 WHO认证通过疫苗仅6支
世界大疫苗厂都是资金雄厚,有人说,以台湾现在几家疫苗厂规模,根本没有能力完成三期试验并正式进入生产。但我要说,全世界有200多家疫苗厂,现在获WHO认证通过的疫苗仅有6支,绝大多数国家生产的疫苗都尚未通过认证,韩国、日本及台湾都名列其中。
现在各国都需要疫苗,WHO正在讨论「免疫相当性研究」议题,也就是各国的二线疫苗厂,只要做完二期试验,保护力达到一定程度,不用做三期试验,也可以通过认证。这是「有比没有好」的概念,也是解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种方式。
疫苗做完二期试验,安全性就没问题;但做完三期试验后,才能真正确定是不是有效。国产疫苗如果只是做完二期试验,依法政府是可以给予紧急授权的,但合法不等于合理,大部分民众仍不敢打。
我建议政府将国产疫苗定位为「备战疫苗」,最好大家都不须要使用未进行三期人体试验而被国家紧急授权使用的疫苗;但万不得已时,它也要能派上用场。如果最终国产疫苗没被使用或被用得很少,那也没关系,就像「我们花大钱买F-16战机,也没有打过一次仗」,但战机还是要买,以为最坏状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