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大同争夺战 市场派有望抢下滩头堡
文/陈宥臻
2008年,联电前董事长曹兴诚欲入主大同公司未果,时隔9年,以外资、台商为首的市场派,再度集结资金兵临城下。大同总经理林郭文艳借助主场优势,强势阻绝以外资为主的新大同董事提名名单,却意外促成市场派与散户派的团结,预料将可取得两董一独董的席次。
「能把两个敌人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真不容易。」市场派要角嘲讽大同林家强硬刷掉市场派全部董事名单,反而促使以外资为主的新大同,与小股东组成的欣同转为同盟。
大同公司的一六年年报中,与一五年相较,十大股东几乎改头换面,只有大同大学和员工持股,以及大同董事长林蔚山已逝母亲陈秀銮的持股还在榜上,其他则由外资大举取代。
大股东洗牌 外资大举插旗
目前最大单一股东是永丰金亚洲代理人投资专户,持股已达9%;第二大股东是兆丰银托管香港金融数据证券公司投资专户,达7%;第三大股是财团法人大同大学;第四大股是大同员工持股信托;第五大是元大证券香港投资专户;第六大是渣打托管帕米尔思资本香港客户帐号。
这些「投资专户」加总后的持股已经超过二成,若加上中国台商郑文逸的6万张股票,以及原始大股东郑佳佳的5万张股票,市场派持股已经接近3成。外传郑文逸有中资背景,欣同提名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前华航总经理林鹏良说,「我不认识郑文逸,但外界不能概括说在大陆赚到钱的人就是中资,那郭台铭(鸿海董事长)也是中资喽?」
其实,市场派中有多个神秘外资身影,据传是国际型地产投资公司为首。个人大股东郑文逸则是日本籍的台湾人,在日本和大陆都有地产事业,也有地产公司。郑文逸持有大同股票年代已久,一五年大同减资时,惨亏六亿元,对林家经营深感不满。
观察大同公司的股价走势,买盘自一六年下半年到今年初陆续进场,股价从10元以下最高拉至20元。过去公司派曾抨击市场派是要炒作股价,但十大股东在年报现身,依旧稳稳持有股票并未炒作后抛售。
公司派强硬 市场派大串联
新大同市场派人士指称,大同经营绩效太差,但公司开发产品和土地资源仍在,私募基金早就在三、四年前看上大同,并找来中华信评做评估,资金雄厚,「实力不仅是百亿元台币而已」。…(本文截自财讯528期,详全文)
相关报导